导言 1
一 甲午战争以前的中国政况 1
二 最近三十年政治变化的概览 20
第一章 维新运动的初步 25
一 两个维新运动的领导人物—孙中山与康有为 25
二 适应一时环境的康有为 29
三 康有为维新运动的思想基础和进行方法 31
四 百日维新的失败—戊戌政变 38
五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结果 43
第二章 维新运动的反动 51
一 反动势力的解剖 51
二 反动的演进—己亥建储与庚子拳乱 58
三 反动期中革命党与保皇党的离合运动 67
四 反动与袁世凯的幸运—北洋军阀基础的成立 75
第三章 维新运动的再起 79
一 言论界的骄子梁启超 79
二 新势力复活的醖釀 83
三 清政府「遮羞的变法」及主持人物 90
四 日俄战争与立宪的动机 96
第四章 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上 101
一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01
二 革命论与立宪论的激战 110
三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表示与满汉暗斗 118
四 立宪党的活动及其结果 131
五 屡起屡仆的革命军 138
第五章 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下 147
一 宣统嗣位与袁世凯的被逐 147
二 皇族集权与立宪运动的大失望 152
三 革命运动的苦境 160
四 铁道国有政策的反响 173
第六章 满清政府的颠覆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179
一 武昌起义与各省的响应 179
二 袁世凯的起用与清廷的逐步降服 189
三 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 199
四 和议的经过与清帝退位 213
五 改选临时总统颁布约法与临时政府的北迁 231
第七章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斗争的初期 249
一 政党的产生与演化 250
二 内阁的更迭与政党的关系 263
三 宋案及大借款的风潮 275
四 讨袁军的失败 284
五 国会的破毁与所谓「第一流内阁」的末路 296
第八章 帝制运动与反帝制运动 311
一 约法的改造 312
二 帝制运动的公开演进 318
三 反帝制各派的联合战线与外交形势 331
四 护国军的崛起与帝制撤消 344
五 帝制撤销后南北两方的行动及袁氏之死 357
六 帝制战争的副产物—南北小军阀的产生 373
第九章 护法运动中北洋军阀的分裂与西南军阀的离合 381
一 袁死后新旧约法之争-护法运动的序幕 382
二 国会恢复后的党派形势与政潮 390
三 国会第二次解散张勋复辟与段祺瑞的再起 403
四 南北分裂—护法战争的开始 413
五 护法战争中北方冯段的暗斗 420
六 护法战争中西南党派的暗斗与军政府改组 432
七 无结果的南北和会 439
八 北方段派势力的倾覆与南方军政府的瓦解 450
第十章 联省自治运动与南北各军阀的混战 461
一 联治思想的由来及其运动的进展 462
二 联治运动中的援鄂战争 471
三 联治运动中北方的奉直斗争 476
四 联治运动中南方的孙陈斗争 487
五 所谓「法统」的恢复与联治运动的合流 497
六 中山重回广州建立大元帅政府 510
七 曹锟实行篡位的演进 517
第十一章 中国国民党改组与北洋军阀的末路 531
一 中国国民党改组前社会思潮的倾向 532
二 中国国民党改组的经过 541
三 中国国民党改组后在广东奋斗的第一年 567
四 曹吴的倾倒 579
五 临时执政政府成立及其设施与中国国民党的态度 589
六 北方各军阀的大混战与执政政府的销灭 599
七 中国国民党出师北伐前内部整理的工作 617
八 北洋军阀的末路 628
第十二章 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的解释和今后的去路 633
一 列强压迫的关系 633
二 社会经济的关系 636
三 社会文化的关系 643
四 今后的去路 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