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概况 1
第一节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 2
第二节 早期生物进化的控制机理研究现状 3
一、内因观 3
二、外因观 4
第二章 区域地质 6
第一节 地层剖面 8
一、松桃大塘坡剖面 8
二、铜仁坝黄剖面 9
三、台江五河剖面 10
四、福泉英坪剖面 11
五、织金打麻场剖面 12
六、清镇桃子冲剖面 13
七、遵义松林中南剖面 14
第二节 沉积古地理 16
一、新元古代大塘坡期 16
二、新元古代南沱期 17
三、新元古代陡山沱期 19
四、新元古代灯影峡期 20
五、早寒武世梅树村早期 21
六、早寒武世梅树村晚期 22
七、早寒武世筇竹寺期 24
第三章 雪球地球后环境的重建与生物复苏 25
第一节 Sturtian冰期后环境重建与成矿事件 25
一、新元古代大塘坡组碳、硫同位素特征 27
二、新元古代大塘坡组微体藻类 28
三、新元古代大塘坡组微体藻类生物群的地层意义 32
第二节 冰后环境重建与藻类的复苏 33
一、帽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35
二、帽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 36
三、环境的重建与藻类的复苏 39
四、藻类的复苏时间 41
第四章 新元古代—寒武纪疑源类的辐射演化、绝灭作用与海洋地球化学演变 43
第一节 新元古代—寒武纪疑源类的分异性 43
第二节 新元古代—寒武纪疑源类的分异性与古海洋地球化学演变关系 47
第三节 新元古代—奥陶纪上扬子区疑源类形态特征变化趋势 48
第四节 结论 51
第五章 新元古代末期—寒武纪早期生物特征及其在早期生命演化中的位置 52
第一节 贵州陡山沱期生物化石及其在早期生命演化中的位置 52
一、引言 52
二、福泉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生物化石新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53
三、陡山沱期后生生物群生态学、埋藏学探讨 54
第二节 灯影峡末期生物演化—灯影组上部微体动物化石 56
一、引言 56
二、化石分析处理方法 57
三、化石组合特征 58
四、生物地层意义 60
第三节 寒武纪早期埃迪卡拉型动物群 60
一、动物群组成 61
二、动物群发现的科学意义 65
第四节 寒武纪早期戈仲伍组磷块岩中海绵化石 66
一、产地与层位 66
二、海绵骨针组合特征 67
三、海绵骨针微结构特征和化学组成 69
四、贵州早寒武世早期浅水小壳动物群分布及其生态环境 69
五、结论 70
第五节 贵州织金寒武系戈仲伍组含磷岩系稀土富集规律研究 70
一、地层特征 73
二、含磷岩系中稀土和其他元素分布特征 73
三、结论 78
第六章 贵州早寒武世黑色岩系中生物特征与海洋环境 79
第一节 澄江动物群分子在贵州遵义松林牛蹄塘组发现 79
一、地质特征 79
二、新化石点位置及生物群组成 80
三、生物群的古生态学研究 82
第二节 贵州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藻类及其环境意义 84
一、早寒武世早期沉积特征 84
二、藻类组合 86
三、疑源类分布特征 88
四、藻类生物群和古海洋环境的演变 89
五、化石描述 90
第三节 贵州寒武系底部碳同位素负异常的地层学和生物学意义 93
一、地质特征 93
二、实验方法及测试结果 96
三、贵州福泉英坪灯影组顶部一寒武系底部碳、氧同位素变化特征 98
四、贵州福泉英坪前寒武系—寒武系底部碳同位素曲线与全球对比及地层意义 98
五、贵州福泉英坪寒武系底部碳同位素强烈负异常在生物演化上的意义 100
第四节 贵州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化石保存与环境关系 100
一、贵州早寒武世早期黑色页岩中碳质薄膜动物化石 101
二、早寒武世早期沉积特征 101
三、利用黏土矿物组成恢复早寒武世早期海洋环境 103
第五节 贵州寒武系底部热水生物群特征及古生态学研究 105
一、天柱寒武系底部重晶石矿中热水生物群 105
二、贵州遵义松林寒武系底部热液喷口及与喷口相关生物群特征 109
第七章 贵州台江中、下寒武统界线附近碳同位素负异常的生物学和地层学意义 121
第一节 引言 121
第二节 贵州台江八郎中、下寒武统界线 122
第三节 贵州台江八郎中、下寒武统界线附近碳同位素变化 125
第四节 中、下寒武统界线附近碳同位素变化的生物学和地层学意义 125
第八章 新元古代—寒武纪早期生命演化与海洋环境地球化学变化之间耦合关系 128
第一节 新元古代—寒武纪生物演化的阶段性 129
第二节 宏观藻类的早期演化与环境变化关系 129
一、中国宏观藻类化石记录 131
二、宏观藻类的发展阶段 131
三、早期宏观藻类的体形变化趋势 134
四、宏观藻类早期演化与环境演变关系 135
第三节 动物演化与环境变化之间耦合关系 137
一、碳同位素δ13C变化与动物演化关系 139
二、硫同位素δ34S变化与动物演化关系 141
三、锶同位素87Sr/86Sr变化与动物演化关系 141
四、铈异常Ceanom变化与动物演化关系 141
后记 144
英文摘要 146
致谢 152
参考文献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