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理论篇 1
第一章 古诗的创作及意境 3
第一节 诗歌的产生 4
第二节 作家创作动机 6
第三节 诗歌创作过程 8
第四节 意境 12
第二章 古诗的美学特点及鉴赏 15
第一节 古诗的美学特点 16
第二节 古诗的鉴赏 22
第三章 格律 28
第一节 诗律 29
第二节 词律 39
第三节 曲律 44
附论1 古诗叶韵辨正 50
附论2 古诗中多音字的读音问题 56
附录 现读作平声的入声字(常用) 57
中 教学篇 59
第四章 古诗教学的目的、原则和步骤 61
第一节 古诗教学的目的 62
第二节 古诗教学的原则 65
第三节 古诗教学的步骤 67
第四节 教学模式评价 71
第五章 古诗教学方法 74
第一节 诵读法 75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法 77
第三节 补扩法 79
第四节 想象创作情形法 81
第五节 比较法 83
第六节 调换法 84
第七节 表演法 86
第八节 绘画法 87
第九节 歌唱法 89
第六章 各年级段教学策略 92
第一节 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93
第二节 高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95
第七章 教学案例评析 98
案例1 情与智的交织——《送别组诗》教学实录 98
案例2 游园路上的不遇中有遇——《游园不值》教学实录 114
案例3 古诗词的吟诵——《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138
下 作品篇 167
第八章 作品解读 169
1.《诗经·采薇》(节选) 170
2.汉乐府《长歌行》 172
3.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174
4.汉乐府《江南》 176
5.北朝民歌《敕勒歌》 177
6.《咏鹅》&骆宾王 179
7.《风》&李峤 180
8.《咏柳》&贺知章 181
9.《回乡偶书》&贺知章 182
10.《凉州词》&王之涣 184
11.《登鹳雀楼》&王之涣 186
12.《凉州词》&王翰 188
13.《出塞》&王昌龄 189
14.《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91
15.《春晓》&孟浩然 193
16.《别董大》&高适 194
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196
18.《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197
19.《鸟鸣涧》&王维 199
20.《鹿柴》&王维 200
21.《古朗月行》(节选)&李白 202
2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203
23.《望庐山瀑布》&李白 205
24.《赠汪伦》&李白 207
25.《静夜思》&李白 209
26.《望天门山》&李白 210
27.《独坐敬亭山》&李白 212
28.《早发白帝城》&李白 213
29.《绝句》&杜甫 215
30.《春夜喜雨》&杜甫 217
31.《绝句》&杜甫 219
32.《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 220
33.《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 221
34.《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222
3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224
36.《枫桥夜泊》&张继 225
37.《滁州西涧》&韦应物 228
38.《渔歌子》&张志和 230
39.《塞下曲六首》(其三)&卢纶 231
40.《游子吟》&孟郊 233
41.《小儿垂钓》&胡令能 234
4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235
43.《悯农》(其一)&李绅 237
44.《悯农》(其二)&李绅 238
45.《草》&白居易 239
46.《池上》&白居易 241
47.《暮江吟》&白居易 242
48.《忆江南》&白居易 244
49.《乌衣巷》&刘禹锡 246
50.《浪淘沙》&刘禹锡 248
51.《望洞庭》&刘禹锡 249
52.《江雪》&柳宗元 251
53.《寻隐者不遇》&贾岛 252
54.《马诗》(其五)&李贺 254
55.《清明》&杜牧 255
56.《江南春》&杜牧 256
57.《山行》&杜牧 258
58.《乐游原》&李商隐 259
59.《夜雨寄北》&李商隐 261
60.《嫦娥》&李商隐 262
61.《乞巧》&林杰 264
62.《蜂》&罗隐 265
63.《牧童》&吕岩 266
64.《江上渔者》&范仲淹 268
65.《梅花》&王安石 269
66.《元日》&王安石 270
67.《登飞来峰》&王安石 271
68.《泊船瓜洲》&王安石 273
69.《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275
70.《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276
71.《赠刘景文》&苏轼 278
72.《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79
7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281
74.《题西林壁》&苏轼 282
75.《三衢道中》&曾几 284
76.《夏日绝句》&李清照 285
77.《游山西村》&陆游 286
7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288
79.《示儿》&陆游 290
80.《夏日田园杂兴》(其一)&范成大 292
81.《夏日田园杂兴》(其七)&范成大 293
82.《小池》&杨万里 294
8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295
8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296
85.《春日》&朱熹 297
86.《观书有感》&朱熹 298
87.《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300
8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302
89.《题临安邸》&林升 304
90.《游园不值》&叶绍翁 305
91.《夜书所见》&叶绍翁 307
92.《乡村四月》&翁卷 309
93.〔越调〕《天净沙·秋》&白朴 310
94.《墨梅》&王冕 312
95.《石灰吟》&于谦 313
96.《长相思》&纳兰性德 314
97.《墨竹图题诗》&郑燮 316
98.《竹石》&郑燮 318
99.《所见》&袁枚 319
100.龚自珍《己亥杂诗》 320
101.《村居》&高鼎 322
主要参考书目 324
后记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