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体(按姓氏拼音排序) 1
曹惠:中国早期电视剧开创之初的创作实践 3
曹力宁:北京影视频道英雄剧场的缘起 6
陈梁:创新才有新时代 8
陈学军:《潜伏》幕后 11
邓昌明:我和“英雄剧”一起成长 14
冯微微:牢记文化使命,不负美好时代 16
傅思:豪情壮志写春秋 19
高建民:回顾我在中央电视台影视部的那几年 23
龚宇:对标美剧的超级网剧模式将会是未来主流 27
顾令阳:身处陕西这方沃土,用影像展现她的历史与文化是我的本分 30
胡恩:一段难以忘却的经历 32
黄翔:因剧而“聚”,英雄辈出 34
贾晓虎:关于城市电视台协作体的回忆 37
金秋俊:30年点滴 39
林毅:我和中国电视剧的十年相伴 42
凌红:我和电视剧的那点儿往事 45
刘郡:追寻梦想 47
欧阳常林:敢为国剧自信写春秋 50
阮若琳:80年代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轨迹 53
孙忠怀:与中国电视剧同行,开创繁荣发展新局面 56
田红年:一顶轿子抬市场 59
万荣: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61
汪国辉:幕后点滴 64
王广群:讲好故事是中国电视剧未来发展的关键 68
王浩:责任编辑的责任 71
杨伟东:中国电视剧60年就是一部“好莱坞+硅谷”的范本 73
杨伟光:电视剧百花园中鲜艳夺目的奇葩 76
杨文红:我庆幸,成为那个时代的电视剧人 80
杨扬:雕刻光影,一生痴梦 82
姚昱竹:以历史正剧的创作态度打造历史大剧 85
于金伟: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88
虞渊:岁月虽艰,但谨记人生箴言 91
曾雪涛:从《我们的爱》谈对影视行业发展的思考 93
张华立: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国剧升级 96
张华山:亲历见证中国电视剧事业的发展 99
张子扬:甲子感悟 103
郑新民:我有幸经历了中国电视剧的成长与发展 106
周亚平:一切商业最终还会回到原创上来 109
周之光:矢志初心,牢记责任 111
制片发行(按姓氏拼音排序) 115
毕述林:扎根东北沃土,赞美秀丽乡村 117
边晓军:我参与策划制片的电视剧作品 120
蔡传道:取艺术管理之巧,求管理艺术之实 122
曹华益:坚持生产“又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作品 126
曹平:制作有情怀、有温度的电视剧 129
陈彬:做全世界人爱看的中国电视剧,是我们这代电视剧人的使命 132
陈瀚海:扮演好影视艺术创作者与文化消费引导者的角色 135
陈美麟:影视十年,不忘初心 138
陈铁:新惟影业的文化传承 141
陈向荣:新经济下影视行业的裂变思维 144
陈小杭:我的电视剧启蒙和感悟 147
陈奕名: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想给这个时代留下点什么 150
程力栋:以对社会的奉献和对时代的引领为创作目标 153
程珊:怀念小我年岁的影视业界前辈 156
迟晨曦:相忘江湖 159
丁芯:每一部作品都努力实现与大众心灵上的共鸣 162
东方闻樱:有爱在心,艺术生命常青 165
董旭峰:坚持以讲好故事为最基本核心 169
董智勇:一剧之本决定成败 171
范小天: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和《叶问》创新谈 174
范子文:担时代使命,攀文艺高峰 177
房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如何产生的 180
傅晓阳:唱响主旋律,坚持走正道 182
高成生:我做每一部剧都是如履薄冰 185
高金玺:坚持“内容为王”与“工匠精神”的信念 188
芶鹏:创作散记 191
郭旭新:从演员到制片人背后的故事 193
何瑾:对导向敬畏,对观众敬畏 196
何静: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养德修艺 199
洪涛:生活给人生的纪念 201
侯传杲:德艺双馨前辈对我的影响 204
侯鸿亮:关于电视剧创作的五点体会 207
胡大楚:18个人的路 211
黄诚坚:时代在变,心中梦想一直未变 214
黄京:共同“上道” 217
黄澜:创作是生活的提炼,灵感是生活的馈赠 219
嵇道青:唯有热爱,方能坚持 222
贾轶群:从生活中提炼好故事,秉持主打精良制作理念 225
江平:我在电视剧组里的那些日子 228
姜银贵:从化工到电视剧的“化学反应” 232
蒋晓荣:弘扬文化的追求是我前进的力量 235
焦阳:廿载甘苦,初心不泯 238
金姝丽:匠心永驻,无愧于心 241
晋亮:继承以发扬,创新以发展 244
靳雨生:“触电”之后 247
李波:任重道远,坚守信念 250
李潮洋:我的影视梦 253
李功达:电视剧30年 255
李宏:电视剧是痛并快乐的事业 257
李京:电视剧制作给我带来的人生况味 260
李立功:电视剧丰满我的人生 263
李莉:难忘峥嵘岁月,坚守电视初心 266
李密:我对电视剧行业发展变化的些许思考 269
李南:期待电视剧市场良性有序发展 272
李培森: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使命:“把主旋律拍好看了” 275
李小婉:浅谈《新红楼梦》 278
李洋:一同走过从前 281
廉洁:守正出奇,引领影视行业的多元创新 284
刘德宏:砥砺奋进,开拓创新 286
刘建:为观众制作更多有营养的大剧好剧 290
刘建立:金英马影视的创业故事 293
刘沙:难以忘却《北京人在纽约》的诞生 295
刘文武:精品制作,匠人精神 300
刘向群:感恩伟大时代,实现美好梦想 303
刘晓霖:对我影响颇深的两位朋友 306
刘岩:理性与感性 308
刘燕铭:海润与电视剧 310
刘义鹏:从米高美破产谈中国影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313
刘智:围绕爆品战略,打造影视剧头部内容 316
卢学平:我当军队电视剧制片人的点滴轶事 319
陆德敏:我与电视剧辉煌60年的一段路 322
罗滨:我幸运地赶上了电视剧的好时代 325
罗浩:文化自信是作品的力量之源 328
罗立平:我愿意做一个造梦师 331
罗欣:回忆早期电视剧市场那些人和事 334
马保华:有幸成为电视剧行业的一分子 338
马红燕:我的幸运与感恩 340
马珂:融入时代脉搏,传递人生百味 342
马千策:制作温暖善良大爱的电视剧 344
马中骏:中国故事,东方审美,世界表达 347
孟凡耀:精品道路,才是唯一出路 351
明振江:为中国士兵塑像 355
倪祖铭:以精致的作品为时代讴歌 359
潘洪业:难以忘怀的记忆 363
潘志忠:始终奋斗在第一线 365
庞敏:我的几部代表作的诞生经过 367
彭益:风云激荡几年间 371
蒲树林:幸运只能用几年,成功的不变法则是学习 373
钱晓鸿:保持创作激情,时刻准备吃苦 376
乔柏华:初心不改,以梦为马,勇做时代弄潮儿 379
任大惠:与名著结缘 382
沈小萌:老搭档 384
苏晓:剧集产业黄金时代,我们有幸做柠萌 386
苏子龙:电视剧《花开有声》的前世今生 389
孙昌博:坚持文化自信,塑造时代精品 392
孙唯露:我的电视剧生涯 395
孙雪萍:电视剧带给我的人生况味 398
孙泱:从军人到作家,从文学到影视 401
唐静:从“演员”跨越到“制片人” 404
陶玲玲:用心创作生产优秀作品 407
滕站:我与电视剧那些有声有色的回忆 409
铁佛:电视剧市场源起一瞥 412
王汉平:打造“鲁剧”品牌电视剧 414
王浩一:与中国电视剧一起成长 417
王辉:市场在变,品质不变 420
王满林:关于《历史的天空》的一段往事 423
王中军:永葆创新活力,持续探索电视剧多元化发展 425
王中磊:与时代同行,做深入人心的精品剧 428
吴宏亮:风雨兼程 431
吴雪松:真心铸就“鲁剧”匠心 435
吴毅:“天堂电影院”中的我们 438
吴兆龙:皮带的故事 441
肖岗:使命 443
谢望新:历史机缘 446
熊诚:坚持讲中国故事,塑造英雄形象 449
熊雄:《铁核桃》是这样炼成的 452
徐奔奔:难以忘怀的一部电视剧 455
徐云:弘工匠精神,奏东方乐章 458
徐子泉:嫁接技术和内容优势,首创数字节目交易平台 461
薛继军:但为初心,无悔无怨 463
严从华:生产电视剧是传承文化和弘扬精神 466
阎大可:追求正能量的制片人 468
阳子:赤脚走在红毯上的是我 470
杨善朴:不单是废了辫子妆 473
杨晓明:硬骨头,初心不改的精品剧作之路 475
杨玉冰:坚守后的思考 478
杨震华:历史和未来的见证 482
尹廉和:我与电视剧一起长大 485
游建鸣:精良的品质,永恒的追求 487
于璞:做新时代的电视剧制片人 489
俞胜利:我与电视剧《大宅门》 493
张光前:听从内心,审时度势 498
张和平:我与电视剧永远是“未完,待续” 502
张华:我见证并参与了国产电视剧的繁荣发展 505
张纪中:为理想而战 508
张健:以内容为本精耕细作,打造影视原创精品 511
张静:20年坚持做好故事,渐悟“剧以载道” 514
张平:十年,记忆中的人和事 517
张谦:岁月是条河 520
张硕萍:致敬,我从影的20年 523
张炜:我与电视剧20年 527
张香永:说再多,不如做 531
张小军:我从国产剧的观赏者成为亲身参与者 533
张雪村:电视人生 535
赵建平:德艺双馨的同仁对我的影响 539
赵依芳:华策积极打造中国影视文化“金名片” 542
赵智江:我的电视剧情结 545
郑凯南: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547
钟君艳:“付费市场”引领国内电视剧发展史又一里程碑 550
钟丽芳:为新人提供平台,孵化优秀作品 553
朱质冰:早期电视剧的往事回忆 556
后记 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