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2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4
一、研究目的 4
二、研究意义 5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6
一、承载力相关研究 6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发展 7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方法研究 8
四、资源环境承载力应用研究 10
五、京津冀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研究 12
六、研究现状评述 14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14
一、研究框架 14
二、研究思路 15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一、研究方法 16
二、技术路线 16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19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19
一、承载力的内涵与发展 19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特征 20
三、环境协同发展内涵 21
第二节 相关理论体系 22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二、资源稀缺理论 24
三、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理论 25
四、复杂系统理论 25
五、人与自然系统耦合理论 26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体系 26
一、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27
二、综合(系统)评价法 28
三、生态足迹法 30
四、能值分析法 31
第三章 京津冀资源环境总体状况 32
第一节 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概况 33
一、土地资源概况 33
二、矿产资源概况 35
三、水资源概况 36
四、植被与绿地概况 37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主要环境现状 38
一、空气质量整体较差,治理任务艰巨 38
二、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 40
三、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42
四、经济结构需优化,约束环境修复 43
五、人口的增长给环境承载带来巨大压力 45
第三节 京津冀环境协同发展现状 46
第四节 京津冀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发展 47
第四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0
第一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50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一、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52
二、全面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 53
三、可操作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 53
四、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统一的原则 53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54
一、指标体系的层次划分 54
二、代表性评价指标的具体计算与解释说明 55
第四节 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59
一、支撑和压力子系统 59
二、支撑和约束子系统 60
三、约束和压力子系统 60
第五章 京津冀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61
第一节 数据来源 61
第二节 数据预处理 62
一、缺失值的处理 62
二、指标计算 62
三、指标正向化 62
第三节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
一、熵值法的基本思想 63
二、熵值法的基本计算步骤 63
第四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计算 64
第五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68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 68
二、各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趋势 70
三、各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分析 81
第六章 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分析 82
第一节 各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的趋势分析 83
一、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 83
二、各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趋势分析 84
第二节 各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对比分析 86
一、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 88
二、张家口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 91
三、石家庄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 94
四、保定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 97
五、唐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 100
第七章 京津冀区域资源环境协同发展面临的难题分析 104
第一节 京津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问题 105
一、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过大 105
二、天津市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容忽视 106
三、河北省资源环境压力显著 107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资源环境协同发展面临的难题 108
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面临的难题 109
二、河北地区协同发展面临的难题 110
第八章 推动环境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113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114
一、加大新城和中小城市建设力度 114
二、构建完善的交通支撑体系 115
三、扩大区域内的系统化、功能化生态空间 116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承载质量 116
一、构建完善的产业结构体系 116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117
第三节 解决人口问题,提升人口承载力 118
一、控制人口数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119
二、优化人口布局,平衡人口承载力 119
三、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120
四、建立预警机制,稳固人口资源环境系统 120
第四节 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升自然资源承载力 121
一、开源节流,加强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 121
二、节能减排,完善低碳能源结构 123
三、优化用地结构,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123
四、加强其他自然条件的保护工作 125
第五节 加强承载力区域协作 127
一、旅游城市、首都城市非工业化路径发展 127
二、核心大城市人口疏解 127
三、腹地城市合理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工业优化布局 128
后记 130
参考文献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