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论 1
1.1 概述 1
1.1.1 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1
1.1.2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2
1.1.3 建筑结构的类型 2
1.1.4 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 8
1.2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12
1.2.1 结构设计原则 12
1.2.2 作用及作用效应 13
1.2.3 结构构件设计及验算 14
1.3 建筑结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和学习方法 19
1.3.1 建筑结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9
1.3.2 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方法 20
1.4 本章小结 20
思考题 21
习题 21
2材料性能及选用 22
2.1 钢材 22
2.1.1 钢结构材料 22
2.1.2 钢筋的强度与变形 26
2.1.3 钢筋的品种、等级和成分 27
2.1.4 钢筋的形式 28
2.2 混凝土 29
2.2.1 混凝土的强度 29
2.2.2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30
2.3 砌体 32
2.3.1 砌体材料分类 32
2.3.2 砌体材料强度等级 33
2.4 木材 34
2.4.1 木结构用木材 34
2.4.2 木材的力学性能 34
2.5 膜材 36
2.5.1 膜结构材料 36
2.5.2 膜结构的形式 38
2.6 本章小结 40
思考题 40
习题 41
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42
3.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概述 42
3.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及构造规定 43
3.2.1 截面形式 43
3.2.2 板的构造规定 43
3.2.3 梁的构造规定 45
3.3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7
3.3.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性能 47
3.3.2 计算基本假定 51
3.3.3 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1
3.3.4 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5
3.3.5 T形截面梁承载力计算 59
3.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5
3.4.1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性能 65
3.4.2 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 66
3.4.3 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68
3.4.4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69
3.4.5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及有关构造要求 76
3.5 本章小结 84
思考题 85
习题 87
4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 93
4.1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概述 93
4.2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截面形式和一般构造规定 94
4.2.1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截面形式 94
4.2.2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构造规定 94
4.3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97
4.3.1 概述 97
4.3.2 普通箍筋柱轴心受压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98
4.3.3 螺旋箍筋柱轴心受压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00
4.4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102
4.4.1 概述 102
4.4.2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 102
4.4.3 附加偏心距和初始偏心距 104
4.4.4 二阶效应(P-δ效应) 104
4.4.5 大小偏心受压界限 105
4.4.6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06
4.5 本章小结 122
思考题 123
习题 123
5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 126
5.1 预应力混凝土概述 126
5.1.1 预应力混凝土的原理 126
5.1.2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127
5.1.3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128
5.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形式及构造规定 129
5.2.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形状 129
5.2.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规定 129
5.3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131
5.3.1 张拉控制应力 131
5.3.2 预应力损失σl 132
5.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原理 133
5.4.1 计算内容 133
5.4.2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和验算 133
5.4.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138
5.5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138
5.5.1 基本概念 138
5.5.2 预应力度及分类 139
5.5.3 施加部分预应力的方法 139
5.5.4 部分预应力设计计算简介 140
5.6 本章小结 141
思考题 141
习题 142
6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43
6.1 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概述 143
6.2 产生裂缝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145
6.2.1 产生裂缝原因 145
6.2.2 裂缝控制及裂缝宽度计算 147
6.3 变形验算 152
6.3.1 变形控制要求 152
6.3.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计算 153
6.4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157
6.4.1 研究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性 157
6.4.2 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158
6.4.3 结构工作环境类别 159
6.4.4 耐久性极限状态 160
6.4.5 保证耐久性的措施 161
6.5 本章小结 162
思考题 163
习题 164
7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166
7.1 钢结构概述 166
7.1.1 钢结构的特点 166
7.1.2 钢结构的主要应用 168
7.1.3 钢结构的发展 171
7.1.4 钢结构计算方法 172
7.2 钢结构受弯构件 173
7.2.1 钢结构受弯构件截面形式 173
7.2.2 梁格布置 174
7.2.3 截面设计 175
7.3 钢结构轴心受力构件 181
7.3.1 钢结构轴心受力构件的截面形式 181
7.3.2 钢结构轴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183
7.3.3 实腹式受压构件的计算 184
7.4 钢结构拉弯和压弯构件 186
7.4.1 钢结构拉弯构件 186
7.4.2 钢结构压弯构件 186
7.5 本章小结 190
思考题 191
习题 191
8钢结构的连接 196
8.1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196
8.1.1 焊接连接 196
8.1.2 铆钉连接 197
8.1.3 螺栓连接 197
8.2 焊接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198
8.2.1 连接形式和焊缝形式 198
8.2.2 焊缝代号 198
8.2.3 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199
8.2.4 直角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201
8.3 螺栓连接构造和计算 205
8.3.1 螺栓连接的构造 205
8.3.2 螺栓连接的计算 206
8.4 钢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 210
8.4.1 次梁与主梁的连接 210
8.4.2 梁与柱的连接 211
8.4.3 柱脚 213
8.5 钢屋盖 214
8.5.1 屋盖结构的组成和布置 214
8.5.2 钢屋架形式 215
8.5.3 屋盖支撑 215
8.6 钢结构的涂装 215
8.6.1 防腐涂装 215
8.6.2 防火涂装 216
8.7 本章小结 216
思考题 217
习题 218
9木结构 222
9.1 建筑用木材特性 222
9.1.1 木材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22
9.1.2 建筑用木材种类 222
9.1.3 建筑用木材的分类 222
9.2 木材的力学性能及计算 223
9.2.1 木材的受拉力学性能及计算 223
9.2.2 木材顺纹受压力学性能及计算 223
9.2.3 木材受弯力学性能及计算 225
9.2.4 木材的受剪力学性能 226
9.2.5 影响木材力学性能的因素 226
9.3 木构件的连接 227
9.3.1 齿连接 227
9.3.2 螺栓连接和钉连接 229
9.4 木结构防火、防腐、防虫的措施 230
9.4.1 木结构的防火 230
9.4.2 木结构的防腐与防虫 231
9.5 本章小结 231
思考题 231
习题 232
10砌体结构 234
10.1 概述 234
10.2 砌体力学性能 234
10.2.1 砌体的受力性能和计算指标 234
10.2.2 强度调整系数γa 240
10.3 砌体结构静力计算方案 240
10.3.1 砌体结构房屋静力计算的三种方案 240
10.3.2 三种方案的简要 241
10.4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242
10.4.1 砌体受压承载力计算 242
10.4.2 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243
10.4.3 砌体受拉、受弯及受剪承载力计算 245
10.5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 246
10.5.1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246
10.5.2 一般构造要求 247
10.5.3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248
10.6 砌体结构构造要求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 248
10.6.1 圈梁 248
10.6.2 过梁 249
10.6.3 墙梁 249
10.6.4 挑梁 250
10.7 本章小结 250
思考题 251
习题 251
11地基与基础的基础知识 254
11.1 基本规定 254
11.1.1 概述 254
11.1.2 术语 254
11.1.3 基本规定 255
11.2 天然地基 257
11.2.1 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257
11.2.2 土的工程分类 260
11.2.3 基础埋置深度 263
11.2.4 地基承载力计算 264
11.2.5 地基变形验算 266
11.3 人工地基 266
11.4 基础选择的基本原则 273
11.4.1 无筋扩展基础 273
11.4.2 扩展基础 274
11.4.3 柱下条形基础 274
11.4.4 筏形基础 275
11.4.5 箱形基础 276
11.4.6 桩基础 277
11.5 本章小结 280
思考题 280
习题 280
12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286
12.1 建筑抗震概述 286
12.2 地震波、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290
12.2.1 地震波 290
12.2.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291
12.3 工程抗震设防 294
12.3.1 抗震设防的目的和要求 294
12.3.2 抗震设计方法 295
12.3.3 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 296
12.3.4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296
12.4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地震作用计算 301
12.4.1 结构动力计算简图及体系自由度 301
12.4.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 302
12.4.3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 306
12.5 多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的计算 313
12.5.1 能量法 313
12.5.2 顶点位移法计算基本周期T1 314
12.6 结构抗震极限状态计算 315
12.6.1 多遇地震下截面抗震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315
12.6.2 多遇地震下结构弹性变形极限状态抗震验算 318
12.6.3 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震验算 319
12.7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320
12.7.1 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320
12.7.2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322
12.7.3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326
12.7.4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计算要点 330
12.8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332
12.8.1 框架结构的震害现象及其分析 332
12.8.2 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334
12.8.3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337
12.9 本章小结 349
思考题 350
习题 351
13梁板结构 354
13.1 概述 354
13.1.1 楼盖类型 354
13.1.2 单向板和双向板 357
13.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357
13.2.1 结构平面布置 358
13.2.2 计算简图 359
13.2.3 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方法的内力计算 364
13.2.4 连续梁、板按塑性理论方法的内力计算 367
13.2.5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376
13.3 双向板肋梁楼盖 384
13.3.1 双向板的受力分析和试验研究 384
13.3.2 双向板内力计算 387
13.3.3 双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392
13.3.4 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 393
13.4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 394
13.4.1 预制铺板的形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394
13.4.2 楼盖梁 396
13.4.3 装配式构件的计算要点 396
13.4.4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的连结构造 397
13.5 无梁楼盖 398
13.5.1 概述 398
13.5.2 无梁楼盖的内力计算 399
13.5.3 板柱节点设计 405
13.5.4 无梁楼盖的配筋和构造 409
13.6 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410
13.6.1 概述 410
13.6.2 预应力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 411
13.7 楼梯、雨篷计算与构造 413
13.7.1 楼梯 413
13.7.2 雨篷 418
13.8 本章小结 420
思考题 421
习题 422
14工厂化建筑 425
14.1 工厂化建筑概述 425
14.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431
14.2.1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特点 431
14.2.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431
14.2.3 发展现状与前景 433
14.2.4 装配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434
14.2.5 装配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455
14.3 预制装配式钢结构 481
14.3.1 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概述及特点 481
14.3.2 预制装配钢结构建筑的主要构造 481
14.3.3 发展前景 482
14.4 装配式木结构 482
14.4.1 装配式木结构的特点 482
14.4.2 装配式木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 482
14.4.3 装配式木结构的发展前景 485
14.5 模块化结构 486
14.5.1 模块化结构概述 486
14.5.2 模块化结构的分类 486
14.5.3 模块化结构与传统结构的优劣比较 488
14.6 本章小结 491
思考题 491
附表 492
参考文献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