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党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的功能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翔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3653176
  • 页数:227 页
图书介绍: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加速转型,思想观念、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多样。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表明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变革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亟须寻找一种新的改革理念,进行社会管理创新,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推进社会管理,提出“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赋予了社会管理新的丰富内涵与深远意义。本书通过元治理理论和政党嵌入理论,论证了执政党应该在新型社会管理体制中处于主导地位。即在整个社会治理系统中,执政党应起到主导性作用,积极制定并主导各项社会治理规则;同时,执政党应加强与社会各方力量间的合作,以对话和合作的形式推进社会的良好治理。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执政党应坚持正义、平等与人道的价值逻辑,秉持符合人性的道德原则。执政党的社会管理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不同阶段面临的社会问题以及国际环境,经过中共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而逐渐发展和完善。本书从党社关系切入,提出了我国的社会管理模式是“政党主导型”的多元合作治理体系。执政党不仅具有政党的一般性功能,还有自身的特定功能。在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2

一、选题缘由 2

二、理论意义 4

三、现实意义 5

第二节 文献综述 6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6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1

第三节 核心概念 16

一、社会管理 16

二、政党功能 20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25

一、研究思路 25

二、研究方法 26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的不足 29

一、可能的创新 29

二、研究的不足 31

第二章 执政党社会管理的理论阐释 32

第一节 社会管理的道德原则 32

一、作为社会管理道德原则的正义 32

二、作为社会管理道德原则的平等 37

三、作为社会管理道德原则的人道 39

第二节 执政党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 43

一、元治理理论 43

二、政党嵌入理论 46

第三节 执政党社会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5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管理思想 53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管理思想 55

三、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 58

四、新时代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理念创新 65

第三章 执政党社会管理的定位功能与经验借鉴 67

第一节 执政党社会管理的定位 68

一、政党与社会的关系 68

二、政党—社会关系视角下社会管理模式 70

三、执政党社会管理的主导地位 71

第二节 执政党社会管理的功能 78

一、中国的社会转型 78

二、政党的社会功能 80

三、转型时期执政党社会管理功能 83

第三节 国外政党社会管理的经验借鉴 87

一、意识形态“中间化”及其启示 87

二、权力下放社区及其启示 90

第四章 执政党社会管理模式变迁的历史审视 94

第一节 社会控制:执政党的集权型模式 95

一、碎片化社会中执政党开始接管城市 95

二、单位体制下执政党全面控制社会 98

三、街居制:社会管理体制的补充 102

第二节 社会管理:执政党的适应性变革 103

一、执政党的适应性变革 104

二、从单位到社区:执政党活动空间的扩展 105

三、组织建设:执政党吸纳能力的提升 109

第三节 社会治理:执政党的主导型模式 114

一、社会加速转型: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 114

二、从管理到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 120

第五章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执政党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122

第一节 执政党思想理念的因素 122

一、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122

二、管理理念的滞后性 123

第二节 执政党基层组织的因素 124

一、基层组织的服务问题 125

二、基层组织的建设问题 126

第三节 执政党引导社会组织的因素 127

一、中国社会组织的涌现 128

二、社会组织的双面效应 129

第四节 执政党制度建设的因素 132

一、社会管理问题上的“以党代政” 132

二、缺乏对执政党的有效监督 133

三、执政党社会整合和利益表达功能的不完善 134

第五节 执政党管理虚拟社会的因素 135

一、网络谣言的大量传播 136

二、网络战场的政治较量 137

三、网络舆情的不当处置 138

第六章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执政党功能发挥的突破路径 140

第一节 引导社会舆论:转变执政党的治理理念 140

一、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与凝聚社会共识 140

二、树立现代治理思维与治理理念 142

三、培育具有公共精神的社会成员 144

四、发扬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因素 147

第二节 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执政党的组织建设 150

一、组织建设区域化:整合社会资源的新手段 151

二、组织建设区域化的地位与作用 152

三、组织建设区域化的实现路径 153

第三节 培育社会组织:探索执政党的合作机制 155

一、政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类型 155

二、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 159

第四节 提供政治保障:发挥执政党的制度优势 161

一、规范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制度关系 162

二、增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监督作用 165

三、推进中共党内民主的制度安排 169

第五节 管理虚拟社会:加强执政党的信息化建设 174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社会治理 174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身建设 178

第七章 结语 181

第一节 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 181

第二节 公共服务供给多样化 183

第三节 社会治理手段复合化 184

第四节 社会治理机制的强化 186

参考文献 188

附录 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节选) 220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