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语话语中的强调 1
第一节 导论:前提、术语、语料 2
一 理论前提 2
二 重要术语 3
三 语料来源 9
第二节 汉语中的强调现象 10
一 语段成分的强调 11
二 韵律特征的强调 15
第三节 强调问题研究概述 17
一 基于语用修辞 18
二 基于语言形式 19
三 基于功能和认知 30
四 基于语法体系 32
五 强调与焦点 33
第二章 话语强调范畴的建立 35
第一节 强调与主观性 35
一 主观性理论研究概述 36
二 主观性的构成要素 39
三 强调与主观性的关系 43
第二节 强调范畴与主观范畴 46
一 客观表述与主观表述 46
二 客观范畴与主观范畴 49
第三节 强调范畴与次范畴 51
一 次范畴:构成形式 52
二 次范畴:语义强度 56
小结 59
第三章 话语标记的强调 61
第一节 元话语与强调标记 62
一 元话语与命题话语 62
二 强调性元话语标记 65
第二节 “说实话”:完成传信与转换 67
一 强调真实语义 68
二 强调话题转换 71
第三节 “我告诉你”:增强施事语力 74
一 强调训诫 75
二 强调指令 77
第四节 “X的是”:明示双重语义 79
一 凸显逻辑语义 80
二 聚焦话题成分 83
第五节 “你知道X”:聚焦信息状态 86
一 强调新信息、新话题 87
二 强调理解、互动过程 90
小结 93
第四章 句子的语序强调 95
第一节 语序的性质与特征 96
一 语序与词序 96
二 三个平面的语序 97
第二节 焦点位置和焦点成分 98
一 焦点句法位置 99
二 焦点句法成分 102
第三节 强调的句法结构 105
一 句法异位与语用易位 105
二 异位的功能及分类 106
三 易位的功能及分类 108
第四节 异位式强调 109
一 定状异位 111
二 状补异位 115
第五节 易位式强调 120
一 谓、宾易位 120
二 定、状易位 123
小结 125
第五章 句法构式的强调 127
第一节 “再……也/都……”构式 129
一 构件分析 132
二 句法构成 135
三 强调意义 137
第二节 “连……也/都……”构式 144
一 构件分析 146
二 句法构成 149
三 强调意义 155
第三节 “是……的”构式 161
一 判断标准 162
二 句法构成 166
三 强调意义 170
第四节 周遍性主语句 172
一 疑问代词……也/都+不…… 173
二 一量……也/都不…… 173
三 量词重叠式……都…… 174
小结 176
第六章 话语的修辞强调 177
第一节 话语与修辞 177
一 话语意义与句子意义 177
二 强调形式的层级及分类 179
第二节 均衡强调 180
一 排比式强调 181
二 层递式强调 183
三 小结 184
第三节 凸显强调 185
一 夸张式强调 185
二 映衬式强调 187
三 小结 190
第四节 重复强调 190
一 反复式强调 191
二 同语式强调 193
三 小结 196
第五节 侧重强调 197
一 撇语式强调 197
二 对比式强调 199
小结 202
第七章 强调形式的标记与强度 203
第一节 标记模式与强度层级 204
一 标记性的层级 204
二 语义强度的层级 207
第二节 话语标记式强调的强度 209
一 标记性的层级 210
二 语义强度等级 212
第三节 语序式强调的强度 216
一 标记性的层级 216
二 语义强度等级 219
第四节 构式强调的强度 223
一 标记性的层级 223
二 信息强度等级 224
第五节 修辞式强调的强度 225
一 标记性的层级 225
二 语义强度等级 229
第八章 结论与余论 231
参考文献 234
后记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