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篇 3
第一章 中俄文化交流的起源 3
第一节 中俄之间的最初接触 3
第二节 蒙古民族的中介作用 5
第二章 早期俄使来华的文化意义 12
第一节 早期俄国来华使节 12
第二节 俄国使节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 18
第三节 中俄外交礼仪之争 36
第三章 18世纪俄国的“中国风” 41
第一节 欧洲中国题材著作在俄国 41
第二节 俄国皇家宫殿园林的中国风格 47
第三节 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与北京耶稣会士的学术联系 49
第四节 俄国文化精英的中国文化观 53
第四章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 68
第一节 俄国东正教传入北京 68
第二节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的文化功能 76
第五章 中俄宗教交流 87
第一节 俄国东正教在中国 87
第二节 中国宗教在俄国 120
第六章 中俄语言交流 133
第一节 中国的俄语教育 133
第二节 俄国的汉语教育 160
第七章 中俄教育交流 179
第一节 俄国来华留学生 179
第二节 中国人留学俄国 190
第三节 俄罗斯文馆的俄人教习 205
第四节 圣彼得堡大学的中国教习 210
第八章 中俄图书交流 218
第一节 康雍乾时期的图书交流 218
第二节 道光年间的中俄图书互赠 226
第三节 俄国的汉籍收藏机构 231
第九章 中俄美术交流 251
第一节 俄国美术在中国 251
第二节 俄国对中国美术的认识 257
第三节 中国木版年画在俄国 260
第十章 中俄医学交流 276
第一节 俄国医生来华 276
第二节 中国医学在俄国 281
第十一章 俄国汉学 296
第一节 俄国汉学的发端 297
第二节 俄国汉学的崛起 305
第三节 俄国汉学的发展 309
第十二章 中国人旅俄行纪中的俄国文化 318
第一节 图理琛及其《异域录》 318
第二节 张德彝及其《航海述奇》和《四述奇》 323
第三节 缪祐孙及其《俄游汇编》 330
第四节 王之春及其《使俄草》 332
第五节 戴鸿慈及其《出使九国日记》 335
第六节 张庆桐及其《俄游述感》 338
民国篇 351
第十三章 马列主义从苏联到中国的早期传播 351
第一节 毛泽东与马列主义 351
第二节 李大钊与马列主义的传播 354
第三节 瞿秋白与马列主义的传播 357
第四节 鲁迅与马列主义的传播 363
第五节 周扬与马列主义的传播 367
第六节 苏联哲学教科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72
第十四章 中苏文学交流 376
第一节 中国的俄苏文学译介者 376
第二节 俄苏经典作家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391
第十五章 中苏艺术交流 403
第一节 中苏美术交流 403
第二节 中苏电影交流 410
第三节 中苏戏剧交流 418
第四节 中苏音乐交流 425
第十六章 中国的俄语教学 430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下的俄语教学 430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俄语教学 437
第十七章 中苏教育交流 445
第一节 苏联的中国留学生 445
第二节 中国大学里的俄苏教师 453
第十八章 中国文化名人访苏 464
第一节 瞿秋白访苏 464
第二节 徐志摩访苏 465
第三节 胡适访苏 468
第四节 胡愈之访苏 468
第五节 戈公振访苏 472
第六节 邹韬奋访苏 474
第七节 郭沫若访苏 478
第八节 华罗庚访苏 482
第九节 茅盾访苏 485
第十九章 民国时期的苏联汉学 489
第一节 阿理克与苏联汉学 489
第二节 苏联汉学的主要成就 498
第二十章 中苏文化交流机构 504
第一节 中苏文化协会 504
第二节 时代出版社 509
第三节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518
主要参考文献 523
主要人名索引 540
后记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