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 1
案例 3
研究方法 6
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的基本架构 8
国际政治的动力学 18
国家形成的动力学 29
自强型改革对自弱型权宜措施 38
“替代性”解释 39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政治动力学 53
制衡逻辑的早期胜利(公元前656—前284年) 54
秦国的崛起及统一(公元前356—前221年) 60
超越均势 63
克服扩张成本的上升 72
发动最后的统一战争 85
为什么秦国能制定更明智的策略 86
小结 90
第三章 反思近代早期欧洲的国际政治动力学 104
两弱的平衡:自弱的法国与自弱的哈布斯堡帝国(1495—1659年) 106
强弱的竞争:自弱的法国与自强的英国(1661—1715年) 114
霸业在望:大革命及拿破仑时期自强的法国 119
初始状况与客观环境 129
近代早期欧洲的自强型改革诸模式 132
比较战争的强度 137
哪个体系更霍布斯化和马基雅弗利化 141
“替代性”解释 143
小结 148
第四章 国家形成和转型的动力学 161
国家形成的制衡逻辑 162
自强型改革、国家形成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制型政府 167
自弱型权宜措施、国家畸形化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宪政政府 174
初始状况与客观环境 178
国家形成与国家力量的差异 186
秦朝的崩溃和汉朝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型 192
第五章 结论与意义 212
国际政治和国家形成动力学的再结合 212
后拿破仑时代世界政治的转型 217
附录一 近代早期欧洲(1495—1815年)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 224
附录二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56—前221年)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 228
附录三 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的操作标准 238
有大国卷入的战争的计入与排除 238
对有大国卷入的战争的确认 240
大国地位的确认 241
参战国的确定 244
战争发动者、胜利者和失败者的确定 245
附录四 中国历史年表 248
参考文献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