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言 1
1.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1.2 什么是生产关系 2
1.3 生产关系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2
1.4 恩格斯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为何没有“所有制形式”这一条 4
1.5 斯大林定义的社会背景 6
1.6 什么是生产力 7
1.7 关于生产力定义问题争论之一——生产力二因素和三因素的争论 8
1.8 关于生产力定义问题争论之二——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划分 10
1.9 关于生产力定义问题争论之三——生产力有没有内部矛盾 11
1.10 科学是生产力,然而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因素 11
1.11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是为了什么 12
1.12 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14
1.13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特点 16
1.14 关于贯穿全书的红线问题——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 19
1.15 政治经济学和哲学 22
1.16 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 25
1.17 政治经济学与部门经济学 26
1.18 政治经济学和自然科学 26
1.19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27
1.20 关于抠概念 31
第一编 生产过程 39
2 产品和商品 39
2.1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否像马克思从商品出发写《资本论》那样,从产品和商品讲起 39
2.2 马克思《资本论》如何从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 39
2.3 商品矛盾的历史发展 41
2.4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否从产品和商品分析起 42
2.5 商品和产品的区别 46
2.6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交换本质上是产品交换 48
2.7 社会主义产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49
2.8 生产产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51
2.9 个别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 54
2.10 国营企业和职工之间的交换,具有商品交换的性质 55
2.11 国营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交换以及诸集体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换 57
2.12 集市贸易 58
2.13 小结 58
3价值和价值规律 60
3.1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有没有价值这个范畴?价值规律是一切经济规律中最基本的规律 60
3.2 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的学说 61
3.3 为什么要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否存在价值和价值规律分析起 63
3.4 斯大林关于价值规律的观点 65
3.5 “自然经济论者”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再存在“价值”和“价值规律” 66
3.6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是为“价值”生产,而社会主义是为使用价值生产 68
3.7 没有价值观念,就不能真正节约劳动 69
3.8 价值反映生产关系,使用价值只反映技术定额 70
3.9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以至共产主义社会中仍然起作用,其作用的方式则不同 72
3.10 级差地租或级差收益 73
3.11 小结 74
4货币与劳动券 75
4.1 货币是商品价值的最发达的形态,是一般等价物 75
4.2 “人民币”是劳动券,而不是货币 76
4.3 作为劳动券的人民币的职能 78
4.4 人民币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是货币(黄金)的代表 80
5价格和价格政策 82
5.1 前言 82
5.2 不同的价值理论产生了不同的价格形成理论 83
5.3 为什么在斯大林和毛泽东提出要尊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之后,经济学界否认等价交换原则的意见仍然很流行,认为等价交换不可能,有以下几种理由 84
5.4 何谓比价 86
5.5 按价格背离价值的原则定价的所谓价格政策的种种理由 87
5.6 关键在于工农产品要等价交换 90
5.7 工农业产品比价的问题 91
5.8 对批判者的反驳 92
5.9 用直接税代替价格杠杆可以不影响财政收入,也不增加农民的负担 94
5.10 提高农产品价格是不是必然要提高职工生活费,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 95
5.11 “一目了然的事”变得很不了然 96
5.12 价格与价值相符的价格政策是最正确的政策 96
5.13 稳定物价 97
6劳动和劳动调配 99
6.1 社会主义“各尽所能” 99
6.2 安排就业是劳动调配的一项首要任务 100
6.3 节约劳动时间和劳动时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 101
6.4 农业机械化也要求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 104
6.5 劳动资料有限和大量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的矛盾及解决办法 105
6.6 执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要掌握好限度,防止极端化 106
6.7 必须把增加产量的技术革命放在优先地位 108
6.8 宁可暂时缩短劳动日也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109
6.9 必须进一步把节制生育的工作抓紧抓好 110
6.10 健全劳动力分配机构,做好劳动力分配的组织工作 112
7劳动报酬 114
7.1 按劳分配的概念 114
7.2 分配的重要性,分配变质会使整个生产关系变质 115
7.3 论“按劳分配”或“按劳给酬”是“资产阶级权利” 116
7.4 当前我国劳动报酬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118
7.5 劳动报酬形式——计时工资和辅助工资 120
7.6 劳动报酬形式——计件工资和定额管理 121
7.7 奖金和利润分成 122
7.8 按劳分配和政治思想工作 122
8企业和企业管理 124
8.1 前言 124
8.2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26
8.3 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 127
8.4 固定资金核算的重要性 128
8.5 旧的固定资金管理制度的特点之一 129
8.6 旧的固定资金管理制度的特点之二 130
8.7 旧的固定资金管理制度的特点之三 131
8.8 旧的固定资金管理制度的其他特点 132
8.9 固定资金管理的正确办法 132
8.10 流动资金的管理 133
8.11 经济管理中的大权与小权的划分 133
8.12 本章小结 135
9生产价格 137
9.1 概述马克思关于生产价格的理论 137
9.2 作为体现社会主义经济过程的范畴的生产价格 138
9.3 生产价格理论是从社会主义实际经济生活中提出来的 139
9.4 对反对社会主义社会有生产价格的第一个理由的剖析 141
9.5 对反对社会主义社会有生产价格的第二个理由的剖析 143
9.6 对反对社会主义社会有生产价格的第三个理由的剖析 145
9.7 小结 146
第二编 流通过程 149
10流通概论 149
10.1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无流通论” 151
10.2 生产与交换、交换与流通、流通一般、流通对生产的作用 156
10.3 流通领域的劳动、流通费用 161
10.4 流通规模、流通时间 163
10.5 研究流通过程的目的,研究对象 165
11企业“资金”的循环 167
11.1 前言 167
11.2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 168
11.3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 170
11.4 影响企业“资金”循环的障碍 174
12企业“资金”的周转 177
12.1 前言 177
12.2 企业“资金”的周转 177
12.3 固定资金的周转和管理 181
12.4 流动资金的周转和管理 184
13全民所有制企业相互间的交换 186
13.1 全民所有制企业相互间交换的经济内容 186
13.2 组织全民所有制企业间产品交换的教训 187
13.3 合理组织好全民所有制企业间产品交换的途径 189
14集体所有制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商品流通 191
14.1 集体所有制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商品交换形式及社会性质 191
14.2 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之间商品交换的地位和作用 192
14.3 解放思想,努力发展集体经济之间的商品交换 193
15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对居民的交换 196
15.1 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对居民交换的经济内容 196
15.2 商业的主要职能是把产品运送给消费者 198
15.3 商业购销活动对生产有巨大影响作用 200
15.4 降低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果 202
16集市贸易 205
16.1 集市贸易存在的必然性和它的经济内容 205
16.2 集市贸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06
16.3 总结历史教训,加强对集市贸易的领导管理 208
17银行 211
第三编 社会再生产总过程 215
18地区布局 215
18.1 搞好地区布局的意义 215
18.2 搞好地区布局的原则 216
18.3 搞好我国地区布局的几个特殊问题 219
19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22
19.1 农、轻、重比例关系是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具体化 222
19.2 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 223
19.3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25
19.4 农、轻、重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关键 227
19.5 能源 228
19.6 交通运输要成为真正的先行部门 229
20对外贸易 231
20.1 发展外贸大有必要 231
20.2 关键在于搞好扩大出口 234
20.3 搞好进口,也很重要 238
20.4 对外贸易价格问题 242
21财政、物资、信贷、外汇和它们之间的综合平衡 247
第四编 消 费 251
22消费 251
23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252
24结束语 253
25 附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 255
孙冶方大事记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