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方法 7
第一章 清代内府曲本和内廷演剧概述 10
第一节 概念界定 10
第二节 清代内府曲本的分类 41
第三节 清升平署文献聚散考 58
第四节 清代内廷演剧的变迁及其艺术特征 74
第二章 清代内府曲本研究述评 92
第一节 清代内府曲本研究综览 93
第二节 清代内廷演剧制度研究述评 115
第三节 清代内府仪典剧研究述评 123
第四节 清代内府连台本戏研究述评 127
第五节 清代内府传奇、杂剧研究述评 156
第三章 清代内府仪典剧研究 174
第一节 内府本中的仪典剧 174
第二节 清内府仪典剧源流考 180
第三节 脉望馆本教坊编演杂剧和清内府仪典剧 208
第四节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九九大庆》考 224
第五节 《四海升平》考 248
第六节 跳灵官、净台咒及清内廷演剧的开场仪式 265
第七节 “跳加官”“跳财神”及连台大戏的开场 289
第四章 《升平宝筏》考 300
第一节 《升平宝筏》版本述略 300
第二节 康熙旧本系统《升平宝筏》考 307
第三节 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藏《升平宝筏》考 338
第四节 内府本西游戏“唐僧出身”故事考 362
第五节 本章小结 394
第五章 《劝善金科》考 401
第一节 《劝善金科》版本述略 401
第二节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救母记曲本》考 407
第三节 国家图书馆藏康熙旧本《劝善金科》考 419
第四节 五色刻本的民间流传——五色抄本及五色重刻本 439
第六章 《昭代箫韶》考 447
第一节 《昭代箫韶》版本述略 447
第二节 《昭代箫韶》的第一次改编——四字昆弋腔本 451
第三节 《昭代箫韶》的第二次改编——皮黄本《昭代箫韶》 458
结语:清代内府曲本研究展望 477
参考文献 484
后记 508
修订再记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