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对应的英、汉修辞格 1
1.1 Simile与明喻 1
1.1.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1
1.1.2 明喻的平行与扩展 2
1.1.3 本体与喻体的并列:形合与意合 5
1.1.4 比喻词的选择 6
1.1.5 喻体的选择 12
1.1.6 小结 25
1.2 Personification与拟人 25
1.2.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25
1.2.2 拟人手段对比 27
1.2.3 拟人的本质和归属 35
1.2.4 成语、谚语中的拟人对比 38
1.2.5 小结 39
1.3 Synaesthesia与通感 40
1.3.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40
1.3.2 文化与语言差异 44
1.3.3 理论研究对比 49
1.3.4 术语对比 52
1.3.5 小结 55
1.4 Metonymy与借代 56
1.4.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56
1.4.2 分类对比 61
1.4.3 有关专有名词的“替代”方式 66
1.4.4 借代模式对比 70
1.4.5 代体的选择 74
1.4.6 小结 80
1.5 Repetition与反复 80
1.5.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80
1.5.2 分类对比 85
1.5.3 反复形式对比 92
1.5.4 小结 94
1.6 Parody与仿拟 94
1.6.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94
1.6.2 修辞功能对比 96
1.6.3 句法层次对比 100
1.6.4 小结 108
1.7 Hyperbole与夸张 108
1.7.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108
1.7.2 分类对比 111
1.7.3 夸张的文化对比 115
1.7.4 数量夸张对比 119
1.7.5 小结 135
1.8 Onomatopoeia与拟声 136
1.8.1 定义及其对应例证 136
1.8.2 英、汉拟声词对比研究 138
1.8.3 Secondary Onomatopoeia与摹绘 154
1.8.4 翻译问题 160
1.8.5 小结 167
第二章 局部对应的英、汉修辞格 168
2.1 Metaphor与暗喻 168
2.1.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168
2.1.2 平行结构与扩展形式 169
2.1.3 概念对比 170
2.1.4 喻体的选择 177
2.1.5 喻体的语际转换 182
2.1.6 理论研究对比 192
2.1.7 小结 205
2.2 Euphemism与委婉 206
2.2.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206
2.2.2 Euphemism与避讳 208
2.2.3 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 208
2.2.4 Euphemisms与委婉语对比研究 212
2.2.5 英、汉委婉语的语体变异 254
2.2.6 小结 263
2.3 Pun与双关 264
2.3.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264
2.3.2 Homophonic Pun与谐音双关 265
2.3.3 Asteismus与歧解双关 269
2.3.4 Pun与双关的区别 270
2.3.5 双关手段对比 276
2.3.6 文化因素对比 290
2.3.7 修辞功能 294
2.3.8 翻译问题 296
2.3.9 小结 306
2.4 Transferred Epithet与移就 306
2.4.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306
2.4.2 结构对比 309
2.4.3 “Transferred Epithet”与“移就”的心理分析 312
2.4.4 翻译问题 317
2.4.5 小结 320
2.5 Zeugma与拈连 321
2.5.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321
2.5.2 Zeugma和拈连的变式 323
2.5.3 Zeugma与拈连的差异 325
2.5.4 翻译问题 334
2.5.5 小结 338
2.6 Oxymoron与对顶 338
2.6.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338
2.6.2 结构对比 341
2.6.3 术语对比 342
2.6.4 Oxymoron五花八门的汉译名 345
2.6.5 小结 347
2.7 Antithesis与对偶 348
2.7.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348
2.7.2 Antithesis与对偶的根本区别 349
2.7.3 Antithesis与对偶的变异形式 360
2.7.4 小结 365
2.8 Parallelism与排比 366
2.8.1 定义及其局部对应例证 366
2.8.2 Parallelism和排比的变异形式 367
2.8.3 Parallelism与排比的区别 370
2.8.4 小结 377
第三章 英语特有的修辞格 379
3.1 Alliteration 379
3.1.1 定义及其例证 379
3.1.2 术语译名之争 381
3.1.3 宽式Alliteration 382
3.1.4 习语、谚语中的Alliteration 384
3.1.5 修辞功能 386
3.1.6 英汉对比与翻译 391
3.2 Assonance和Consonance 395
3.2.1 定义、例证及其汉译名 395
3.2.2 谐辅音的发展 397
3.2.3 修辞功能 399
3.2.4 遣词用字与辞格兼用 402
3.2.5 英汉对比与翻译 404
3.3 Paregmenon 407
3.3.1 定义及其例证 407
3.3.2 同源反复分类 408
3.3.3 修辞功能 410
3.3.4 英汉对比与翻译 411
3.4 Metastasis 414
3.4.1 定义及其例证 414
3.4.2 修辞与语法的交叉 415
3.4.3 语法关注的范围 416
3.4.4 修辞学关注的焦点 417
3.4.5 英汉对比与翻译 420
3.5 Asyndeton 421
3.5.1 定义及其例证 421
3.5.2 修辞功能 422
3.5.3 英汉对比与翻译 426
3.6 其他 428
3.6.1 Eye-rhyme 428
3.6.2 Anagram 430
3.6.3 Spoonerism 432
3.6.4 Hom?oteleuton 434
3.6.5 Polyptoton 436
第四章 汉语特有的修辞格 440
4.1 联边 440
4.1.1 定义及其例证 440
4.1.2 联边的分类 440
4.1.3 现代汉语中的联边 441
4.1.4 联边与汉字简化 442
4.1.5 汉英对比与翻译 443
4.2 镶嵌 444
4.2.1 定义及其例证 444
4.2.2 镶嵌的分类 444
4.2.3 镶嵌与四字格成语 446
4.2.4 汉英对比与翻译 448
4.3 析词 450
4.3.1 定义及其例证 450
4.3.2 析词的分类 450
4.3.3 析词与离合词 451
4.3.4 汉英对比与翻译 452
4.4 叠字 453
4.4.1 定义及其例证 453
4.4.2 修辞功能 453
4.4.3 叠字与汉语特征 455
4.4.4 汉英对比与翻译 456
4.5 列锦 458
4.5.1 定义及其例证 458
4.5.2 修辞功能 460
4.5.3 心理基础 461
4.5.4 汉英对比与翻译 462
4.6 其他 464
4.6.1 反切 464
4.6.2 析字 466
4.6.3 字代 467
4.6.4 断取 469
4.6.5 拟姓 470
主要参考文献 473
附录一:对比修辞学:关于对比框架的构想 484
附录二:试论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的基础、目的及其方法 497
英语术语索引 517
汉语术语索引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