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中国古代海防思想和制度 14
第一节 先秦至明代海防思想和制度 14
一 先秦时期海防思想和制度(远古至公元前3世纪) 14
二 秦朝到南北朝海防思想和制度(公元前3—6世纪) 18
三 隋唐到元代海防思想和制度(6—14世纪) 24
四 明代海防思想和制度(14—17世纪) 35
第二节 清代前期海防思想和制度 38
一 清代海禁政策内容 38
二 清代海禁政策评价 43
第三节 中国古代海防思想和制度评价 45
一 中国古代海防思想和制度的背景 45
二 中国古代海防思想和制度的性质 48
三 中国古代海防思想和制度的意义 50
第二章 西方殖民势力冲击下的中国近代海疆 52
第一节 15世纪到鸦片战争之间中西关系 52
一 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53
二 早期中西贸易交流 55
三 早期中西政治、军事交流 56
第二节 19世纪以来清代海防危机 58
一 清代落后的军事制度 58
二 清代落后的军事装备 60
三 清代落后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 68
第三节 鸦片战争与中国海防战略调整的开始 69
一 鸦片战争背景 69
二 鸦片战争过程 70
三 鸦片战争意义 76
第三章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1840—1860)海防思想 77
第一节 林则徐海防思想 77
一 林则徐海防思想背景 78
二 林则徐海防思想内容 79
三 林则徐海防思想评价 84
第二节 魏源海防思想 85
一 魏源海防思想背景 85
二 魏源海防思想内容 86
三 魏源海防思想评价 95
第三节 刘韵珂海防思想 95
一 刘韵珂海防思想背景 96
二 刘韵珂海防思想内容 97
三 刘韵珂海防思想评价 101
第四节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海防思想评价 101
第四章 洋务运动时期(1861—1894)海防思想 103
第一节 李鸿章海防思想 103
一 李鸿章海防思想背景 103
二 李鸿章海防思想内容 105
三 李鸿章海防思想评价 109
第二节 刘铭传海防思想 110
一 刘铭传海防思想背景 110
二 刘铭传海防思想内容 111
三 刘铭传海防思想评价 116
第三节 张之洞海防思想 116
一 张之洞海防思想背景 116
二 张之洞海防思想内容 118
三 张之洞海防思想评价 122
第四节 陈炽海防思想 124
一 陈炽海防思想背景 124
二 陈炽海防思想内容 125
三 陈炽海防思想评价 134
第五节 洋务派海防思想评价 135
第五章 洋务运动时期(1861—1894)晚清海军及其制度建设 139
第一节 晚清两次“海防筹议” 139
一 第一次“海防筹议” 139
二 第二次“海防筹议” 143
三 晚清两次“海防筹议”的意义 146
第二节 晚清海军衙门的成立 147
一 海军衙门成立背景 147
二 海军衙门政策与措施 150
三 海军衙门成立意义 153
第三节 晚清海军建设 154
一 海军舰队的艰难建设 154
二 海军军港、基地建设 163
三 海军人才建设 165
四 海军工业基础建设 167
五 晚清海军建设评价 168
第六章 甲午战后(1895—1911)近代海权思想 171
第一节 甲午战后近代海权思想产生背景 171
一 甲午战败促进了晚清从海防向近代海权思想转变 171
二 马汉及其海权思想 173
三 马汉海权思想传入中国 176
第二节 严复近代海权思想 181
一 严复近代海权思想背景 181
二 严复近代海权思想内容 183
三 严复近代海权思想评价 189
第三节 姚锡光近代海权思想 190
一 姚锡光近代海权思想背景 190
二 姚锡光近代海权思想内容 192
三 姚锡光近代海权思想评价 195
第四节 张謇近代海权思想 196
一 张謇近代海权思想背景 197
二 张謇近代海权思想内容 199
三 张謇近代海权思想评价 204
第五节 晚清海权思想评价 204
一 传统政治、经济体制是晚清海权思想发展的桎梏 205
二 以传统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力无法支撑大规模海权思想 205
三 险恶的国内、国际政治环境严重阻碍了晚清海权思想的发展 206
第七章 晚清中国维护海权的实践 208
第一节 近海的初步维权活动 208
一 利用国际法维护中国和朝鲜的近海主权 208
二 1894年东海抓扣外籍武器走私船 209
三 1900年阻寇三门湾 212
第二节 维护南海诸岛主权活动 213
一 1902—1909年东沙维权 214
二 1909年晚清海军巡视西沙 219
三 东沙、西沙维权意义 222
第三节 维护海外侨民权益活动 224
参考文献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