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薛凤旋著
  • 出 版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50295063
  • 页数:347 页
图书介绍:作者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以及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将视点时而交错于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等作为营造城市和城市化的动力的细节之间,时而聚焦在中国的独特城市观与城市演化的特点上,其中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以及从城市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第一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分期 1

中国文明与城市的土生性 3

多元的先民文化 5

中国何时跨进文明门槛? 10

第二章 从原始村落到仰韶晚期的初城 15

原始文明 17

仰韶晚期的聚落 20

姜寨一期 20

大地湾四期 21

城头山初城 22

初城的性质 28

第三章 龙山时代的城邦 31

什么是城邦? 33

龙山时代的社会 35

龙山聚落和城市 37

城市结构和功能 42

龙山城邦国 46

第四章 夏代:青铜时期的城市文明 49

中国文明最早奠基于夏代 51

夏代开拓了中国文化新纪元 56

夏代的地域空间组织与城市体系 58

核心地区 59

周边边远地区 60

夏代的城市文明 61

其他夏代城市 66

夏代——奴隶社会封建帝国的开始 67

第五章 青铜器的高峰:商代城市文明 69

中国有现存文字历史的第一个朝代 71

商帝国和商文明 72

仁君 72

新的国家统治制度 74

税制、货币、贸易和法典 77

经济 77

冶铜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78

商的疆域和城市体系 78

二里岗的城镇体系 79

距都城300千米内的区域性中心 87

边缘地区的区域性中心 90

商的属地和独立的方国 91

结论:商代已建立封建特色的中国城市文明的根基 92

第六章 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工商业城市:周代与战国的发展 95

历史的分水岭 97

三代的理想:周王朝及其统治理念 99

封建制度 99

宗法制度,加上祭天地和祭祖先结成一个新宗教(儒教) 100

井田制度与城乡分别 101

《考工记》与中国城市规划 104

规划的原则、程序以及城市理想结构 104

宗周 112

成周 113

战国时代:铁器时代开始——封建被新中央集权所替代 113

东周和战国的新城市文明 116

临淄 118

曲阜 120

结论:中国城市结构的定型 122

第七章 秦汉的行政型城市 123

秦开创的新型皇朝奠定了中国的概念 125

统一大国下的新行政和经济 126

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 133

汉代的城市结构 137

长安 138

洛阳 141

临淄 141

宛 143

成都 143

邯郸 143

结论:新型帝国与行政型城市 144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145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至隋唐的大统一 147

唐代政府体制与社会 154

唐代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158

南方涌现新型大都会 159

运河城市 159

长江沿岸城市 160

东南的海港城市 160

行政及军事重镇 160

唐代的城市结构 161

曹魏时都城邺城 162

北魏(北朝)都城洛阳 162

六朝(南朝)建康 166

长安 166

扬州(中晚唐) 171

结论:成熟和完善地体现了中国都城的特点 174

第九章 宋代的城市复兴与新城市文明 177

中华文明的又一高峰 179

两宋社会的特点 179

抑军政策 180

文人官僚政治的形成和儒学的复兴 184

商业国家 185

宋代的城市化动力 186

新市民社会的出现 190

开封 193

临安(杭州) 196

平江(苏州) 199

明州(宁波) 202

西夏、辽和金的城市 202

结论:中国开始产生城乡分离 203

第十章 明代的城市重建 205

元代是城市的黑暗时代 207

明代的军事和经济复兴 212

明代的城市化 216

明代城市案例 219

南京 219

京师(北京) 220

临清 224

大同 224

结论: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225

第十一章 清代的城市化:由新儒学到半殖民地 229

清代: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231

清代前期的城市化:传统中国的城市文明 235

城市动力 235

区域间贸易的发展 236

新儒学的城市文明 239

清代后期的城市化:半殖民地化的城市 241

对世界霸权的依赖 241

列强影响下的城市 247

其他现代城市和城市化的空间分布 248

城市案例 249

广州 249

西安 251

汉口 256

上海 257

结论:城市体系和行政体系混合为一个有机体 260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下人民共和国的城市发展 267

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办法 2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化的特殊价值观基础(1949-1981年) 271

改革开放前的毛泽东式社会主义城市化(1949-1981年) 275

毛泽东时代的城市和城市化 280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81

对城市功能的社会主义改造 285

城市区域(city-region) 290

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结构 294

向市场经济转型:转型期的中国城市(1981年起) 297

深圳案例 304

结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06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启示 311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 313

真正城市:西方的一些偏见 315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不是某种文明的产物 316

马克思所归纳的四类城市 318

亚洲类:城乡的统一性 319

远古类:城市的乡村化 319

封建类 319

资本主义类:乡村的城市化 320

中国传统的城市文明 321

探讨中国现代城市的路向 329

参考文献 332

出版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