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欧亚大陆的远古文明信息(公元前5世纪以前) 2
一、东亚和欧洲 2
(一)东亚和欧洲农业的起源 2
(二)黄河和长江两大农业区域 5
(三)华夏文明的崛起 9
二、骑马民族的文化脉动 14
(一)库班草原与骑马文化起源 14
(二)西周国如何接应马文化东进 17
三、草原牧民与东西方文明对话 21
(一)丝绸文化启动中华文明西进 21
(二)斯基泰牧民贩运丝绢沿多瑙河传递 24
(三)斯基泰和东亚骑马文化的演进 27
(四)希罗多德记述的欧亚草原民族 29
四、黄金国和天山地区的塞人文化 31
(一)格里芬:希腊人传闻的东方黄金国 31
(二)从周代的“肃慎国”追寻斯基泰民族的发祥地 39
(三)一目国和天山的塞人文化 42
第二章 中国和希腊早期的联系(公元前6世纪—前2世纪) 48
一、最早访华的希腊使节 48
二、亚历山大东征与赛勒斯国 53
三、华夏文明、斯基泰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合奏 57
(一)长城和中国北方的骑马文化 57
(二)斯基泰金属工艺和中国北方草原动物纹饰 58
(三)中国与希腊军事技术的交相辉映 63
四、巴克特里亚:亚洲腹地的希腊文明前哨 68
(一)中国古史中的大夏 68
(二)纺织和工艺的交流 69
(三)犍陀罗佛教美术的家乡 72
第三章 罗马帝国的东方贸易(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 78
一、罗马帝国的东扩:开辟地中海通道 78
(一)黎轩、条支与大秦 78
(二)地中海的大秦国 80
(三)罗马和中国丝绢 86
二、绕越波斯 90
(一)未实现的甘英出使大秦 90
(二)洛阳迎接奥理略使节 93
(三)《魏略》中的罗马与亚历山大里亚 99
三、缔建中国和欧洲的丝绸之路 101
(一)陆上丝绸之路 101
(二)海上丝绸之路 103
第四章 草原帝国与地中海世界的商贸活动(公元1世纪—7世纪) 110
一、匈奴西迁欧洲 110
(一)分成南北二部的匈奴 110
(二)改良后的中国弩机与马镫西传欧洲 112
二、鲜卑民族引导铠马文化传遍东北亚 115
(一)三燕时期(334—436)朝鲜半岛的铠马文化 115
(二)骑马文化东进的终端:日本列岛 118
三、鲜卑帝国与拜占庭的丝绢贸易 123
(一)鲜卑帝国与希腊建交 123
(二)《魏书》中的拜占庭城 124
(三)印度洋贸易的复兴 127
(四)希腊多神教初传中华 129
四、突厥汗国与东西方贸易 132
(一)突厥与拜占庭联盟开通草原丝路 132
(二)一代雄主希拉克略 134
五、养蚕和丝织技术植根拜占庭 136
六、输入中国的罗马商货 139
(一)珠宝 140
(二)金属工艺 143
(三)织物 145
(四)玻璃及其制造工艺 147
(五)香药 149
七、新疆的罗马画风与江南南朝陵墓柱式的希腊风范 151
(一)中国西部佛寺的罗马画风 151
(二)江南南朝陵墓中的西方艺术风格 153
第五章 长安、巴格达、拜占庭轴心的形成(公元7世纪—10世纪) 158
一、中世纪世界三大文明的交流 158
二、唐代长安与拜占庭 161
(一)东西方两大国际都会 161
(二)使节往还 167
(三)文化信息 169
(四)农艺交流 175
第六章 东西方文明互动,共迎大航海时代的降临(公元11世纪—16世纪) 178
一、十字军东征:欧洲的第三次东扩 178
(一)十字军与地中海争霸 178
(二)11—13世纪中国人的世界知识 181
二、蒙古帝国拓展了欧亚大陆的联系 185
(一)蒙古人在欧洲建立钦察汗国 185
(二)往返于大漠之间的欧洲使节 186
(三)伊儿汗联络欧洲各国对抗马木鲁克苏丹国 187
(四)马可·波罗首次向欧洲报道中国 190
(五)14世纪欧洲与中国的商贸及宗教关系 193
三、欧洲文艺复兴盛传东亚工艺热浪 198
(一)东亚工艺催发西方文艺复兴 198
(二)运用罗盘绘制实用航海地图 206
四、新航路和环球航行 216
(一)明代中国宝船试探新航路 216
(二)大西洋国家急起直追海洋探险,世界首次被一分为二 218
五、大明帝国和欧洲各国的外交往来 221
(一)明与亚威尼翁教廷 221
(二)明与奥斯曼土耳其 222
(三)格拉纳达使节 224
(四)沙哈鲁使节 225
(五)葡萄牙使节 226
六、明代天主教和西学东传 229
(一)利玛窦和儒化的天主教 229
(二)改西历、造火炮,掀起第一次西学热潮 231
七、大明帝国和环球贸易网的构建 233
第七章 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交流 238
一、世界的第二次分割 238
二、耶稣会士向欧洲传递中华信息 242
(一)耶稣会与早期中国留欧学生 242
(二)卫匡国与李明对中国近况的报道 243
(三)柏应理向欧洲宣扬孔子学说 246
(四)《中华帝国志》在欧洲出版 248
(五)杨德望与贝尔坦 249
三、茶文化融入欧洲社会 251
(一)茶文化在欧洲引发中国热 251
(二)欧洲仿造华瓷成功的秘密 253
(三)欧洲的中国风装潢 258
四、康熙帝和欧洲文化 266
(一)康熙帝和汤若望、南怀仁 266
(二)康熙帝和白晋、雷孝思 268
五、乾隆帝和欧洲文化 270
(一)北京宫苑兴建西洋房子 270
(二)北京宫中的西洋画师和技师 272
六、欧洲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274
(一)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公平 274
(二)英国文学中的中国:纯朴 276
(三)德国文学中的中国:睿智 278
七、中国人的欧洲见闻 281
(一)樊守义《身见录》中的意大利 281
(二)谢清高《海录》的旅欧见闻 284
第八章 19世纪:受列强包围的中国 290
一、世界的第三次分割 290
(一)欧洲列强的全球扩张 290
(二)直面相对的欧洲和中国 292
(三)出没中国边疆的欧洲探险队 297
(四)环球贸易体制下的航运业 301
二、新知识运动引领中国变革 306
(一)林则徐在广东倡导新知识运动 306
(二)大变革时代放眼世界的中国革新派人士 307
(三)新知识运动在上海开创时代新风 313
三、西学与新潮:创一代新风的西学 317
(一)造船、制炮与练兵 317
(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欧洲科学技术的传媒 320
(三)京师同文馆与西学人才的培养 324
(四)格致课艺:对科举考试的改革 327
四、基督教传教士:欧洲文明冲击中国的开路先锋 330
(一)传教、识字与方言拼音 330
(二)英国新教六大教宗开教中华 333
(三)卷土重来的天主教 335
五、基督教教会向中国输送的欧洲文化 338
(一)教会创办的新闻出版事业 338
(二)教会医院和西医的推广 341
(三)教会学堂推动西学成长 344
(四)益智书会创编教材 348
六、广学会与流产的维新变法 351
(一)创议建制议院的改革思潮 351
(二)花之安《自西徂东》呼吁革新 354
(三)李提摩太和维新变法 356
七、植物王国的英国猎手:茶叶栽培技术的西传 360
八、改革派为传统文明寻求出路 362
(一)“西学中源说”在中西文化冲突中萌发 362
(二)当局对西学新潮的回应:“中体西用论”的出台 363
(三)在世纪之交涌动的社会新风尚 365
(四)新概念与新词汇大释放 371
第九章 走进20世纪:中国与欧洲由冲突趋向合作 376
一、民权思想在中国抬头 376
(一)天演论与民约论思想指导政体变革 376
(二)俄国民粹派与中国革命党人 379
(三)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在中华飘扬 382
二、废除科举,推动学制改革 385
(一)中国从欧洲引进新学制 385
(二)实施教育的国际合作与接轨 386
(三)向欧洲派遣留学生 392
三、丝路探险与丝绸之路学的兴起 396
(一)李希霍芬和斯文·赫定开创丝路探险 396
(二)斯坦因新疆、甘肃探古 397
(三)伯希和中国西部考古 401
(四)德国吐鲁番考察队 402
(五)丝绸之路学的诞生 403
四、上海:现代文明中心的崛起 405
(一)全球经济的一大节点 405
(二)新文化运动推动欧化文学诞生 410
(三)现代艺术与时尚之都 414
(四)全国新闻出版和传媒中心 421
五、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和欧洲 424
(一)中国东部城市在西潮冲击下蜕变 424
(二)易卜生主义与中国话剧运动 425
(三)欧洲的东方文化运动与中国热 427
(四)向欧洲公众展示中国文明:伦敦中国艺术展览会 431
六、东方的变革与西方汉学的勃兴 433
(一)人才辈出的法国汉学 433
(二)成就卓著的英国汉学 437
(三)德国的汉学研究 440
(四)荷兰的汉学研究 443
(五)俄国的汉学研究 444
(六)注重当前双边关系研究的美国汉学 446
七、中国和英国的文化合作 449
(一)惊世骇俗的严译名著 449
(二)英国遗传学说在中国 450
(三)罗素与中国社会问题 452
(四)从英雄史观转向文化形态史观 454
(五)英国文学在中国 456
八、中国和法国的文化合作 461
(一)中法教育合作 461
(二)中法科学合作 463
(三)柏格森的生机论哲学 464
(四)白吕纳的人文地理学说 467
(五)法国文学在中国 468
九、中国和德国的文化交流 474
(一)中国思想界推崇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辩证唯物论 474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477
(三)中德科学合作与留德学生 478
(四)德奥音乐在中国 480
(五)德国文学在中国 481
十、中国和瑞典的科学合作 483
(一)地质调查所的瑞典专家 483
(二)斯文·赫定和中国西部地理考察 485
十一、中国和意大利的文化交流 487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 487
(二)意大利文学艺术和中国的交流 489
(三)克鲁齐的实践哲学和美学 491
十二、中国和俄国的文化交流 492
(一)鲁迅和俄国文学 492
(二)梅派京剧艺术在俄公演 493
(三)俄国文学在中国 494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和欧盟合作的前景 500
一、欧盟和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协作 500
二、欧洲与中华文明四大特色项目 503
(一)享尽美味的中华饮食文化 503
(二)中华武艺与智谋学 506
(三)欧洲重兴中国古典园林 508
(四)举世共享中华历史遗产 509
参考文献 512
后记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