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0.1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分科 1
0.2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
0.3 工程地质学的历史与展望 7
0.4 本书内容与学习要求 7
思考与习题 8
第1章 矿物和岩石 9
1.1 主要造岩矿物 11
1.1.1 矿物的物理性质 11
1.1.2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 14
1.2 岩浆岩 16
1.2.1 岩浆岩的形成 16
1.2.2 岩浆岩的产状 16
1.2.3 岩浆岩的结构 17
1.2.4 岩浆岩的构造 18
1.2.5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 19
1.2.6 岩浆岩的分类及主要岩浆岩的特征 19
1.3 沉积岩 22
1.3.1 沉积岩的形成 22
1.3.2 沉积岩的构造 23
1.3.3 沉积岩的结构 25
1.3.4 沉积岩的分类及主要沉积岩的特征 26
1.4 变质岩 27
1.4.1 变质作用因素及类型 27
1.4.2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 29
1.4.3 变质岩的分类及主要变质岩的特征 30
思考与习题 31
第2章 地层、地貌与地质构造 32
2.1 地壳运动及地质作用 32
2.1.1 地壳运动 32
2.1.2 地质作用 34
2.2 地层 34
2.2.1 绝对年代法 34
2.2.2 相对年代法 35
2.2.3 地质年代表 38
2.3 地貌单元类型与特征 40
2.3.1 地貌的概念 40
2.3.2 地貌单元分类 40
2.3.3 不同地貌地区工程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44
2.4 地质构造 46
2.4.1 岩层及岩层产状 46
2.4.2 褶皱构造 49
2.4.3 断裂构造 52
2.4.4 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 60
2.5 地质图 62
2.5.1 地质图的种类 62
2.5.2 地质图的阅读步骤 64
2.5.3 地质剖面图的制作 66
2.5.4 地层综合柱状图 67
思考与习题 69
第3章 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70
3.1 概述 70
3.2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 71
3.2.1 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72
3.2.2 经常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73
3.3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76
3.3.1 地下水概述 76
3.3.2 地下水的基本知识 77
3.3.3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81
思考与习题 89
第4章 岩石及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90
4.1 岩石的物理性质 90
4.1.1 岩石的重力性质 90
4.1.2 岩石的孔隙性 91
4.2 岩石的水理性质 92
4.3 岩石的力学性质 95
4.3.1 岩石的变形指标 95
4.3.2 岩石的强度指标 95
4.4 风化作用 98
4.4.1 风化作用类型 98
4.4.2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99
4.4.3 风化程度的分带 100
4.5 岩石、土的工程分类 101
4.5.1 岩石按坚硬程度的划分 101
4.5.2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102
4.5.3 土的工程分类 103
4.6 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105
4.6.1 黄土的工程性质 105
4.6.2 膨胀土的工程性质 108
4.6.3 软土的工程性质 110
4.6.4 冻土的工程性质 112
思考与习题 116
第5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 117
5.1 崩塌 117
5.1.1 崩塌的定义、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117
5.1.2 崩塌的形成机理 119
5.1.3 崩塌的防治 120
5.2 滑坡 122
5.2.1 滑坡形态要素 122
5.2.2 滑坡识别方法 124
5.2.3 滑动面(带)研究 126
5.2.4 滑坡分类 128
5.2.5 滑坡的防治 133
5.3 泥石流 135
5.3.1 概述 135
5.3.2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36
5.3.3 泥石流的分类 138
5.3.4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139
5.4 岩溶 140
5.4.1 概述 140
5.4.2 碳酸盐岩的溶蚀机理 141
5.4.3 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 145
5.5 地面沉降 152
5.5.1 概述 152
5.5.2 地面沉降的诱发因素及地质环境 153
5.5.3 地面沉降的机制分析 156
5.5.4 地面沉降的控制和治理 161
思考与习题 162
第6章 地震工程地质问题 163
6.1 概述 163
6.2 地震及地震波基础 165
6.3 我国地震的分布及地震地质基本特征 167
6.4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168
6.5 地震效应 171
6.6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宏观震害的影响 174
6.7 地震区抗震设计原则和建筑物抗震措施 176
思考与习题 178
第7章 地下工程地质问题 179
7.1 地应力与洞室围岩的变形及破坏 179
7.1.1 围岩的变形 180
7.1.2 围岩的破坏 180
7.2 围岩的工程地质分类及其应用 182
7.3 围岩稳定性计算 183
7.4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184
7.5 地下工程基本地质问题 186
7.5.1 地下工程总体位置的选择 186
7.5.2 洞口工程地质条件的选择 187
7.5.3 洞室轴线工程地质条件的选择 188
7.6 保障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处理措施 191
思考与习题 193
第8章 工程地质勘察 194
8.1 勘察等级与阶段的划分 195
8.1.1 勘察等级的划分 195
8.1.2 勘察阶段的划分 195
8.2 工程地质测绘 197
8.3 勘探与取样 197
8.4 原位测试 198
8.4.1 平板载荷试验 198
8.4.2 静力触探 198
8.4.3 圆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十字板剪切试验 199
8.5 现场监测 200
8.5.1 一般规定 200
8.5.2 地基基础的检验与监测 200
8.5.3 岩土体性状的监测 202
8.5.4 地下水的监测 203
8.6 勘察资料的整理 204
8.6.1 图件的编制 204
8.6.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整理 205
8.6.3 勘察报告书的编写 207
8.7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地质勘察 207
8.7.1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特征 207
8.7.2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勘察要点 207
8.8 道路与桥梁工程地质勘察 209
思考与习题 210
第9章 工程地质试验与实习 211
试验1 矿物及三大类岩石的室内标本鉴定 211
试验2 不良地质作用、地质构造认知及地质罗盘的使用 217
试验3 地貌及地质构造的野外认识实习 217
试验4 现场勘探试验工作的认识实习 222
主要参考文献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