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规则与安全 1
第一部分 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5
Ⅰ无菌概念和无菌操作技术 5
实验1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查 5
实验2无菌操作技术 9
Ⅱ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 14
实验3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4
实验4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 21
实验5相差、暗视野和荧光显微镜的示范观察 27
Ⅲ微生物的染色、形态和表面结构观察 35
实验6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制片和简单染色 35
实验7革兰氏染色法和KOH快速鉴定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法 43
实验8细菌芽孢、荚膜和鞭毛染色 47
实验9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53
Ⅳ培养基的制备 58
实验10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 58
实验11高氏Ⅰ号培养基的制备 62
实验12马丁培养基的制备 63
实验13血液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65
Ⅴ消毒与灭菌 67
实验14干热灭菌 67
实验15高压蒸汽灭菌 69
实验16紫外线灭菌 73
实验17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75
Ⅵ微生物的纯培养 78
实验18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79
实验19厌氧微生物的培养 85
实验20病毒的培养 89
实验21食用真菌的培养 94
Ⅶ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00
实验2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00
实验23平板计数法 104
实验24光电比浊计数法 106
实验25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制作 108
实验26TCID50病毒定量法 111
实验27噬菌体的效价测定 115
Ⅷ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18
实验28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18
实验29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22
实验30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23
实验31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25
实验32pH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27
实验33生物因素(抗生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29
Ⅸ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132
实验34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 132
实验35糖发酵试验 136
实验36IMViC试验 138
实验37快速、简易的检测微生物技术 141
Ⅹ微生物的基因突变及基因转移 147
实验38微生物的诱发突变 147
实验39细菌的接合作用 152
实验40噬菌体的转导 155
实验41Ames致突变和致癌试验 162
Ⅺ分子微生物学基础技术 166
实验42细菌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166
实验43质粒DNA的转化 171
实验44细菌总DNA的制备 174
实验45细菌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178
实验46应用PCR技术鉴定细菌 183
Ⅻ免疫学技术 188
实验47凝集反应 188
实验48抗原与免疫血清的制备 192
实验49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194
实验5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96
实验51蛋白质印迹法 199
第二部分 微生物学综合型、研究型实验 207
ⅩⅢ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207
ⅩⅣ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与基因克隆 213
实验ⅩⅣ-1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213
实验ⅩⅣ-2蛋白酶产生菌株的初步鉴定和诱变育种 217
实验ⅩⅣ-3碱性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21
ⅩⅤ微生物产沼气 226
ⅩⅥ水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232
ⅩⅦ牛乳的巴氏消毒、细菌学检查及酸乳、泡菜的制作 243
固定化酵母发酵产啤酒和米酒的制作 251
ⅩⅧ利用Biolog自动分析系统分离鉴定人体正常菌群 256
ⅩⅨ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辅助基因分析鉴定古菌和细菌 261
ⅩⅩ利用多相分类学方法对细菌进行初步鉴定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