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莫言小说动物性的多维呈现 30
第一节 动物——对人类动物性的隐喻 30
一 对动物野性的呼唤——山林中原始野性的呈现 31
二 人类文明对野性的规约——从野性到驯顺的生命 33
三 人与动物命运的对比描述——对荒诞历史的折射 44
第二节 人类动物性的文本呈现 52
一 “食”的动物性回归 52
二 “性”的动物性张扬 59
三 人类的失语状态 67
四 现代文明压迫下的“变形” 71
第三节 人类兽性:动物性的沉疴 75
一 人类兽性的文本表现 76
二 酷虐演绎的人间悲剧 80
第二章 莫言动物性创作的资源探析 89
第一节 动物性与莫言的生命经验 89
一 饥饿与孤独——书写人类动物性的两大思想源泉 89
二 恐惧——荒诞年代的经历,对人类兽性的见证与记录 94
三 对礼教的冲破——重压下的反弹 98
四 “本地人”身份——审美趣味的“农民性”倾向 101
第二节 动物性与莫言的地域经验 104
一 本土经验——文学与地缘 104
二 对鬼怪故事的心怀敬畏到自觉“学习蒲松龄” 109
第三节 动物性与莫言的阅读经验 117
一 马尔克斯——对万物有灵之门的开启 117
二 “种的退化”对“现代性危机”的呼应 122
三 “原始拯救”感召下的“动物性发扬” 129
四 贾平凹关于“种的退化”书写 133
第三章 莫言小说动物性写作呈现出的理性思考 143
第一节 动物性与现代文明 143
一 文明对动物性的压制与异化 143
二 兽性对文明的反扑 157
三 对鲁迅传统的继承 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161
第二节 动物性与人类理性 176
一 理性缺失的困境 176
二 忏悔的力量 181
三 对信念的理性坚守 188
第四章 动物性表达与莫言创作在内蕴形式上的完美契合 194
第一节 狂欢化与动物性的异质同构 194
第二节 情节的狂欢与动物性表现的契合 199
一 狂欢节庆为动物性表达提供了场景 199
二 高密东北乡——一个张扬动物性的必然空间 203
三 莫言小说狂欢人物的动物性表达 217
结语 228
参考文献 232
后记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