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红色激流奔涌的壮阔图景 3
第一章 风起青萍 3
第一节 五千年未有之变局 3
一、从甲午海战到戊戌维新 5
二、辛亥革命 7
三、清末民初的社会思潮 8
第二节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9
一、从“五四”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9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确立 11
第三节 清末民初的红色文化 13
一、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文学艺术 13
二、清末民初的文艺思想 14
三、红色文化的壮大与红色文化传统的形成 15
第二章 大潮澎湃 17
第一节 从个性独立到革命文学——五四启蒙思潮的价值张力 17
一、悲愤的呐喊——民族独立与个性解放 18
二、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19
三、从瞿秋白到蒋光慈——革命文学的勃兴 20
第二节 20年代的进步报人与报刊 21
一、中共早期的报刊与办报活动 23
二、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党报刊 24
三、20世纪20年代私营报刊和报人的办刊活动 25
第三节 走出家庭与走向农村——20世纪20年代的启蒙文化思潮与社会解放运动 26
一、无政府主义、工读运动与新村运动 26
二、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改良思潮——以张申府和张竞生为例 28
三、中共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回顾与反思(1921—1927) 32
第三章 星火燎原 38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 38
一、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38
二、文化建设的政策规定 40
第二节 苏区文化活动的开展 42
一、文化建设的落实 43
二、文化建设的成果 44
第三节 红色报刊:《向导》的示范意义 45
一、《向导》的创刊 45
二、《向导》的特色和意义 46
三、其他红色报刊 48
四、中共早期的办报思想 49
第四节 五卅之后的《热血日报》 50
一、创办《热血日报》的背景 50
二、《热血日报》对五卅运动的指导和推动 51
三、其他红色报刊 54
第四章 战火洗礼 57
第一节 革命文艺的战争背景 57
一、抗战时期的革命文化活动 57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文化活动 60
第二节 革命文艺活动的主要区域 62
一、延安:革命文艺活动的中心 62
二、解放区的文艺活动 65
三、“孤岛”不孤:30年代上海的革命文艺 69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形成 73
第五章 高歌奋进 79
第一节 新中国的新文艺 79
一、新生和巨变 79
二、新文化形态的整合与建构 84
第二节 新文艺形态的展开 86
一、“三次文代会”与新的政治权威话语的确立 86
二、“红色经典”——激情燃烧岁月的文化瑰宝 89
三、“灰色记忆”——挥不掉的政治运动的阴影 93
四、兴奋与焦虑——主体资格的认定和角色转换 97
第三节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活动机制 98
一、“气象万千”——马克思主义文艺交流活动的景象 98
二、十七年的文艺生产模式及特点 99
三、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活动载体和制度建设 100
第六章 艰难岁月 103
第一节 艰难岁月时期的文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 103
一、艰难岁月之初 103
二、艰难岁月时期的文艺活动 104
第二节 艰难岁月时期的文艺特征 107
一、文艺为政治服务 107
二、“歌颂光明”与个人崇拜相结合 108
三、文艺与文艺规律 109
第三节 在艰难岁月语境下的文化生存 111
一、“破四旧”与中国传统文化 111
二、文艺工作者的普遍遭遇 111
三、幸存与隐秘发展 112
第七章 风潮涌动 114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社会主义的文化转型 114
一、文化发展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文化问题 114
二、改革开放:新社会主义的文化转型 115
第二节 碰撞中前行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念 116
一、新社会主义文化观念的演进 116
二、改革开放的新世纪之路 117
三、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118
四、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及相关争鸣 121
五、90年代以来知识界的分化与中国道路的选择 121
第三节 新社会主义文艺形态 123
一、新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风格:开放的现实主义 123
二、弘扬新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文艺 126
三、红色经典在90年代的变迁 128
四、新世纪之初的新变 132
下篇 马克思主义影响下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的六个范型 143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实践功能论 14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实践功能 145
一、配合革命的战斗功能 146
二、针对大众的教育功能 150
三、组织动员的宣传功能 163
第二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实战中的两种倾向 170
一、政党化、组织化与文艺发展 170
二、关门主义与文艺繁荣 176
第九章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论 182
第一节 融合的可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传统文论的契合 182
一、现实需要 182
二、理论支点 183
三、契合之处 183
第二节 融合的基本实践框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186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本义 186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性品格 187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188
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特点 189
第三节 融合的意义:中国文学及文艺理论的现代转型 192
一、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构建与发展 192
二、奠定中国现代文论的理论基础 193
三、推动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 195
四、确立中国文艺的进步方向 195
第四节 融合的前景:中国文艺理论的前瞻性展望 196
一、理清中国当代文艺发展的实际问题 197
二、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精髓 197
三、吸收当代全球文艺理论的优秀成果 198
四、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传统文论的结合 199
第十章 民族解放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论 200
第一节 革命文艺面临的新局面 200
一、三路文艺大军会师延安 200
二、文艺团体呈雨后春笋般的爆发性增长态势 202
三、文艺期刊数量众多、辐射深远 210
四、艺术学校为抗战输送文艺骨干 212
第二节 民族解放与文艺整风运动 214
一、蜜月:宽容的政策和开明的环境 214
二、矛盾:知识分子出现不合时宜的问题 216
三、整顿: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 218
第三节 《讲话》:革命文艺标准的理论规范 221
一、文艺与人民 222
二、文艺与生活 225
第四节 革命文艺形态的创新与变革 227
一、戏剧 228
二、小说 230
三、诗歌 230
四、音乐和美术 231
第十一章 红色经典论 232
第一节 红色经典的文化生产和话语建构 234
一、文艺政策的国家规范 235
二、文艺生产和出版制度 237
三、文艺工作者的组织和改造 240
第二节 红色经典的现代性研究 242
一、传统叙事的现代转换 242
二、传统精神的现代转型 245
三、大众化与现代性的双重纠缠 249
第十二章 艰难岁月时期文艺的本质论 255
第一节 艰难岁月时期文艺的本质 255
一、八亿人民八个戏 255
二、艰难岁月时期文艺的理性基础 257
第二节 艰难岁月的文化策略 261
一、无产阶级文艺的新纪元 261
二、根本任务论 262
三、“三突出”原则成为文艺准则 264
四、英雄形象的符号化象征 267
第三节 艰难岁月时期的文化后果 271
一、文化遗产的遭遇 271
二、文艺创作的境地 272
三、文化人的历史境遇 272
四、文化价值观的改变 272
第十三章 “主旋律”论 274
第一节 “主旋律”的文化战略 274
一、“主旋律”的横空出世 274
二、“主旋律”的思想内核 276
三、“主旋律”的审美载体 277
第二节 “主旋律”的弹性运行机制 279
一、政府培育“主旋律”文化精品 279
二、商业化运作占领文化市场 282
第三节 “主旋律”与其他的关系 285
一、“主旋律”与多样化 285
二、“二为”、“双百”和“主旋律”的关系 287
三、“主旋律”与审美价值 289
参考资料 292
后记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