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与社会 1
近代江苏地区性社会形态差异臆说&马俊亚 1
上海公共租界边界铁门的形成(1927—1929)&马军 30
万众一心:自由职业团体与近代上海的民族主义实践(1927—1941)&江文君 45
抗战与外交 63
雷君彦与《日寇祸松日记》&张宇 段炼 63
国民政府的汽车动员与上海八一三抗战&李云波 77
美国视野下的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宋时娟 96
美援外交与国内政治:抗战时期中美易货借款新探&曹嘉涵 114
日本视野下的中国货币制度改革问题探析&朱佩禧 138
抗战时期的中间地带——以韩国独立运动力量在皖北地区的活动为例&康武刚 146
文化与政治 158
The Novel as“Revolution”—Relations of Themes and Contexts in Huang Shizhong's Historical Writing&Liu Xunqian,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58
1930年代:海派绘画的形成和发展&陈晔 180
中国科学社的消亡与不绝的回响&张剑 193
曾纪泽的英语学习&梁艳 234
治学经验谈 248
我是如何进入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川岛真教授访谈录&戴海斌 采访整理 248
读史札记 277
她才是第一个向世界报道红军长征的外国人&马军 撰译 277
研究综述 281
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抗战研究述评&韩洪泉 281
会议追踪 299
“抗日战争史研究新趋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蒋宝麟 299
史料集成 313
美国驻南京总领事馆因应山海关事变的部分函件&魏晓锴译,黄化校对,李玉审订 313
1933年5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与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往来函&魏晓锴译,黄化校对,李玉审订 320
美国传教士费奇指控日军洗劫其南京、上海财产并请求赔偿的一组函件&王静译,李玉校 325
征稿启示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