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王骧陆印心思想出现的渊源、背景与必然性 11
第一节 从佛教思想史看印心思想出现的渊源 11
一、教下之印心溯源 12
二、禅宗之印心溯源 18
第二节 从清末民初佛教思潮看印心思想出现的背景 33
一、王骧陆与清末民初的佛教复兴运动 34
二、印心思想与民国“显密圆通”思潮 35
第三节 从印心宗的兴传看印心思想出现的现实必然性 39
一、印心宗传承需要印心思想作为理论支撑 39
二、王骧陆的学养是印心思想出现的直接内因 40
三、王骧陆的著作乃印心思想的现实呈现 42
第二章 王骧陆印心思想的衍生、内涵和构架 46
第一节 王骧陆印心思想的衍生 46
一、通过学佛最初决定来“辨明心性” 46
二、通过“辨明心性”阐明印心为宗 52
三、通过“印心为宗”构建思想体系 65
第二节 王骧陆印心思想的内涵 72
一、印心的主张:先破迷证体后启用除习 72
二、印心的机理:从总持为法到净土为归 75
三、印心的旨趣:从入佛明宗到趣归圆觉 83
第三节 王骧陆印心思想的构架 89
一、《乙亥讲演录》:印心思想体系构架之著作 89
二、一宗三分:印心思想体系构架之脉络 94
三、根道果:印心思想体系构架之原理 97
第三章 王骧陆印心思想对诸教思想的会通 103
第一节 圆觉:以圆觉法印证心地为印心之体 103
一、直指心要:圆觉顿入,悟后正修 104
二、圆观一心:圆觉鉴照,三法妙观 107
三、除四心病:断理事障,乃证圆觉 113
第二节 般若:以般若法启发方便为印心之用 115
一、《金刚经贯释》:般若破执以显金刚性体 116
二、《心经》诠讲:照见五蕴本空方得自在 121
三、般若大智慧:世出世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 127
第三节 弥陀:以净土法归入圆觉为印心之归 130
一、净土判摄:以清净心为因,以佛净土为果 130
二、念佛判摄:以念佛为缘助,以观心为正行 132
三、往生判摄:以正因为第一,以圆净为旨归 140
第四章 王骧陆印心思想对诸宗修法的圆融 144
第一节 禅宗:以心密入禅 145
一、禅宗的直证归宗与传承面临之困难 145
二、以心密汇入禅宗以解归宗之困 146
三、印心之禅乃禅密实践之独特典范 148
第二节 密宗:直入无相密 150
一、密宗传布所遇之问题 150
二、王骧陆对无相密与有相密的抉择 151
三、印心之密乃中土密宗之成功范例 153
第三节 净宗:以心密归净 156
一、净土法修持易犯诸病 156
二、王骧陆对净土法与印心法的融会 157
三、印心之净乃以密归净同入圆觉 163
第五章 王骧陆印心思想的定位 165
第一节 王骧陆与民国僧俗两界的交往 165
一、师友之谊:王骧陆与太虚法师 165
二、相知之谊:王骧陆与印光法师 167
三、相授之谊:王骧陆与赵朴初居士、张东荪教授 170
第二节 王骧陆印心思想的传承定位 172
一、承前启后:王骧陆与大愚祖师、元音老人 172
二、鼎定法脉:王骧陆印心思想的传承定位 174
第三节 王骧陆印心思想的思潮定位 175
一、王骧陆印心思想与王弘愿、冯达庵的禅密思想之比较 175
二、王骧陆印心思想与黄念祖、张澄基的显密圆通思想之比较 177
第六章 王骧陆印心思想的特质和贡献 180
第一节 王骧陆印心思想的特质 180
一、以秉承入佛当明宗的心怀主张印心 180
二、以融通宗教以归心的理路建构印心 182
三、以通达世出世法的大智慧实践印心 183
第二节 王骧陆印心思想的贡献 186
一、首次系统阐述证体启用的详细过程 186
二、开发融通宗、教并自成体系的印心思想 188
三、承续以印心为宗且传弘有序的印心宗 189
第七章 王骧陆印心思想在儒释道判摄及世间法中的应用 192
第一节 王骧陆印心思想在儒释道判摄中的应用 192
一、王骧陆对儒释道思想的基本判摄 192
二、佛道为宗孔道为教——王骧陆对儒家心性说和佛法心性说之差异的判摄 194
三、佛为究竟道可为用——王骧陆对道家心性说和佛法心性说之差异的判摄 198
第二节 王骧陆印心思想在世间法中的应用 200
一、养生祛病:要在安心,恢复机体 201
二、劝导蔬食:慈悲不杀,心无二见 209
三、道义伦理:仁爱慈孝,成佛本钱 210
结语 214
参考文献 219
索引 224
附录一 王骧陆著作分类 229
附录二 王骧陆居士纪事年谱(修订增补版) 231
附录三 王骧陆文稿新补 235
后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