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伦理的理论形态 1
第一节 水危机与水伦理 1
一、生态危机与水危机 2
二、生态伦理与水伦理 6
三、水伦理的三种理论形态 11
第二节 水伦理的研究域 14
一、河流伦理 15
二、水伦理 17
三、海洋伦理 20
第三节 水伦理的基本问题与理论 21
一、水何以进入伦理 22
二、“水何以进入伦理”的两种道德哲学方案 25
第二章 水伦理的思维方式 29
第一节 水伦理的“西方式”思维 29
一、希腊哲学的实体思维 29
二、“现代哲学之父”主客二分的机械论思维 39
三、“现代环境伦理学之父”的生态整体论 46
第二节 水伦理的“中国式”思维 57
一、《易经》以“易变”为本的整体思维 58
二、“集大成”式的伦理创新思维 70
三、自然(水)—人—社会“三维化”的一体思维 78
第三章 水伦理的自然观 84
第一节 西方传统自然观的演变 84
一、自然概念的演变 84
二、西方古代自然观的演变 89
三、近代西方自然观及其生态后果 92
四、西方现代自然观的重建 100
第二节 西方现代自然观对水伦理的支撑 117
一、盖娅假说对水伦理的支持 117
二、进化共生的水伦理自然观 123
第三节 我国传统水伦理的自然观基础 132
一、古代的“合天论”和“胜天论”自然观 133
二、近代“竞争”、“互助”的自然观 142
三、现代“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自然观 146
第四节 走向人水和谐的水伦理自然观 157
一、“河流生命”论的自然观 157
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自然观 167
三、辩证唯物的生态整体论自然观 170
第四章 水伦理的德性论 189
第一节 “水德”论及其哲学基础 190
一、以水本原论为基础的“水德”论 190
二、孔孟以“仁”为本的“水德”论 196
三、“五行相胜说”与“水德”论 199
四、“化性起伪”与“水德”论的比德法 203
第二节 “上善若水”的道德哲学 208
一、“上善若水”的内涵 209
二、“上善若水”的“道”与“德” 211
三、“上善若水”的理想人格 216
四、“上善若水”的思维方式 220
五、“上善若水”的续成与发展 222
第三节 水利观的嬗变与当代水问题 227
一、传统水利观的内涵和发展 227
二、近代民生主义水利观的精神要义 233
三、当代水利观的嬗变与水问题的转化 237
第四节 人水“和谐”的道德原则 256
一、水进入伦理与道德观的转变 256
二、敬畏生命,维护水体生命健康 260
三、趋利避害,善利万物 263
四、公平正义,均衡节用 267
五、安全合理,和谐永续 272
第五章 水伦理的价值观 275
第一节 自然价值论对水伦理的支持 276
一、自然价值论 276
二、基于自然价值论的水伦理价值观 284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水伦理价值观的分歧与整合 286
一、人类中心主义水伦理价值观的诘难 287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水伦理价值观的困境 289
三、水伦理价值观的整合 291
第三节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价值观 295
一、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价值观的内涵 295
二、“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价值观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 301
三、“以人为本、人水和谐”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304
第六章 水伦理与中国的水利实践 307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水利实践及伦理精神 307
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308
二、孙叔敖、西门豹除害兴利 312
三、都江堰人天合一,彰显天富伦理 315
第二节 秦汉至明清时期水利实践及其道德原则 318
一、王景治河,求真务实 319
二、“范公”捍海,忧乐天下 322
三、王安石以法治水,法德兼修 325
四、郭守敬“因旧谋新”,科学治水 329
五、“束水攻沙”,著书立说 333
第三节 当代水利实践及水伦理关系的嬗变 337
一、根治黄河的“公水悲剧” 339
二、长江抗洪与“九八抗洪精神” 341
三、南水北调与“公水共享”的荣耀 345
结语 352
参考文献 355
后记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