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4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 6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1
本章小结 13
第二章 道德评价概述 14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概念 15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根据 18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成分 22
第四节 道德评价的研究方法 26
本章小结 35
第三章 道德评价的影响因素 37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对象 38
第二节 道德评价主体的情绪 40
第三节 道德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 43
本章小结 45
第四章 道德评价的理论模型 46
第一节 理性推理模型 47
第二节 社会直觉模型 49
第三节 双加工理论 51
本章小结 55
第五章 解释水平理论模型 56
第一节 解释水平理论的概述 57
第二节 解释水平与心理距离 59
第三节 解释水平的研究方法 65
第四节 解释水平理论的发展 66
本章小结 68
第六章 道德评价的可变性 70
第一节 心理距离与道德违规行为 72
第二节 心理距离与道德行为 75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 76
本章小结 78
第七章 道德评价对象效应及其内在机制 79
第一节 实验1:违规程度的效应 81
第二节 实验2:解释水平的作用 87
第三节 实验3:情境因素的作用 96
本章小结 104
第八章 情绪效应 105
第一节 实验4:负性情绪效应 106
第二节 实验5:正性情绪效应 113
本章小结 120
第九章 道德价值取向效应 121
第一节 实验6:道德价值取向的比较 122
第二节 实验7: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效应 128
第三节 实验8:亲社会价值取向效应 135
本章小结 141
第十章 总结和展望 142
参考文献 157
附录 167
附录1 167
附录2 179
附录3 181
附录4 184
附录5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