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博士论丛 28k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和南部陆源沉积物从源到汇过程及环境响应》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窦衍光,杨守业著
  • 出 版 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0869438
  • 页数:1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元素地球化学为主要手段,结合粘土矿物及Sr-Nd同位素等方法,研究长江口(CM97孔)、冲绳海槽中部(DGKS9604孔)以及南部沉积(ODP 1202B孔)等钻孔沉积物的沉积学与地球化学组成变化规律,探讨晚第四纪(近28 ka以来)东亚边缘海陆源(河流)沉积物的从源到汇过程及对古环境变化的响应。

第1章 绪论 1

1.1 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从源到汇)研究现状 4

1.1.1 冲绳海槽沉积物物源研究现状 4

1.1.2 冲绳海槽沉积物搬运机制 10

1.2 碎屑沉积物地球化学对沉积环境和物源属性的指示 11

1.2.1 影响碎屑沉积物化学组成的复杂因素 11

1.2.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物物源属性的指示 14

1.2.3 碎屑沉积物Sr-Nd同位素对物源的约束 16

1.2.4 黏土矿物对古气候、沉积物物源和环境的指示 19

1.3 选题及研究内容和意义 22

1.4 课题工作量 23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5

2.1 东海地质、水文与沉积概况 25

2.1.1 冲绳海槽构造与地形特征 27

2.1.2 东海环流体系 29

2.1.3 沉积环境 32

2.1.4 沉积作用 33

2.2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入海通量与东海海平面变化 35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8

3.1 研究材料来源 38

3.2 各岩芯沉积学特征及年龄 39

3.2.1 DGKS9604孔 39

3.2.2 ODP1202孔 42

3.2.3 CM97孔 44

3.3 分析方法 46

3.3.1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46

3.3.2 黏土矿物分析 47

3.3.3 生物硅、TOC和CaCO3分析 48

3.3.4 Sr-Nd同位素分析 48

第4章 长江口冰后期沉积物元素组成与物源示踪意义 50

4.1 概述 50

4.2 CM97孔酸不溶相组分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

4.2.1 不同沉积相元素组成特点 51

4.2.2 不活泼元素比值与稀土元素参数特征 55

4.3 CM97孔元素组成的控制因素与物源判别 56

4.4 本章小结 63

第5章 冲绳海槽中部陆源物质输入和古环境演化的生源组分记录 64

5.1 概述 64

5.2 28 ka以来DGKS9604孔古生产力记录 65

5.2.1 生物硅 65

5.2.2 TOC和碳酸盐 66

5.3 冲绳海槽中部28 ka以来表层生产力的变化 69

5.4 表层生产力与陆源物质输入、古环境演化的响应 71

5.5 本章小结 73

第6章 冲绳海槽中部黏土粒级沉积物物源示踪及古环境意义 75

6.1 概述 75

6.2 黏土粒级沉积物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物源和古环境意义 76

6.2.1 黏土粒级沉积物元素含量垂向变化 76

6.2.2 黏土粒级中元素组成的影响因素 78

6.2.3 物源的阶段性与古环境意义 81

6.3 黏土矿物物源示踪及其对古环境演化响应 84

6.3.1 黏土矿物的含量特征 84

6.3.2 黏土矿物垂向变化特征 85

6.3.3 黏土粒级沉积物物源示踪 87

6.3.4 黏土矿物物源变化及其古环境演化响应 94

6.4 本章小结 97

第7章 28 k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和南部沉积物物源判别及环境响应 98

7.1 海槽中部DGKS9604孔沉积物物源示踪及环境响应 98

7.1.1 沉积物常、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98

7.1.2 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100

7.1.3 沉积物稀土元素控制因素 103

7.1.4 沉积物物源判别:REE元素证据 106

7.1.5 碎屑沉积物的Sr-Nd同位素组成 111

7.1.6 沉积物中Sr-Nd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 116

7.1.7 沉积物的物源判别:Sr-Nd同位素证据 117

7.1.8 Fe-Mn氧化物中Nd同位素对海洋环流的指示 123

7.2 冲绳海槽中部30 ka以来沉积物物源变化与环境响应 123

7.3 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物源示踪及环境演化 126

7.3.1 ODP1202孔28 ka以来沉积速率与沉积环境 126

7.3.2 ODP1202孔酸不溶相组分的元素组成特征 128

7.3.3 ODP1202孔沉积物物源判别 134

7.4 28 ka以来冲绳海槽南部沉积物物源与环境演化 137

7.5 28 k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南部沉积物源汇过程与环境响应 142

7.6 本章小结 144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46

参考文献 149

后记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