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
1.1 西方哲学语境中的“身体”概念 3
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9
1.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
2 古典建筑中的身体投射 15
2.1 裸露的身体与展示的建筑 15
2.1.1 对明朗肉身的赞美 15
2.1.2 视觉与听觉的空间组织 16
2.1.3 方阵的品质与神庙的想象 18
2.2 几何的身体与秩序的世界 20
2.2.1 维特鲁威人与身体几何学 20
2.2.2 视觉的控制 22
2.2.3 仪式与城市的建造 25
2.3 基督的身体与朝圣的空间 27
2.3.1 对肉身的弃绝与对基督身体的信仰 27
2.3.2 通往“上帝之城”与朝圣的空间 28
2.3.3 “中心”与“路径” 31
2.4 身体中的秩序 32
2.4.1 神人同形同性 32
2.4.2 身体象征柱式 36
2.4.3 身体象征教堂 38
2.4.4 身体象征城市 39
2.4.5 小结——来自身体的几何与比例 41
2.5 本章小结 44
3 空间中的身体体验 47
3.1 身体知觉与空间体验 47
3.1.1 有关空间概念的哲学解释 47
3.1.2 移情理论与空间体验 48
3.1.3 森佩尔与空间围合概念 50
3.1.4 施马索夫与空间的创造 51
3.1.5 路斯与“空间布局” 53
3.1.6 西特与“空间艺术” 54
3.2 部雷的建筑 57
3.2.1 崇高的美学 59
3.2.2 离奇的空间 61
3.2.3 大都市中的“离奇”, 62
3.3 施莱默的“身体”概念 63
3.3.1 形式 63
3.3.2 身体与服饰 65
3.3.3 舞台上的身体 68
3.3.4 “身体”特征 69
3.4 本章小结 71
4 身体在建筑现象学中的回归 74
4.1 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 75
4.1.1 身体现象学 76
4.1.2 身体 77
4.1.3 知觉 78
4.1.4 情境 79
4.2 身体的栖居——对现代主义无家感的反思 80
4.2.1 海德格尔的栖居概念 81
4.2.2 诺伯格-舒尔茨的栖居概念 82
4.2.3 卡其阿里的栖居概念 83
4.2.4 栖居、无家感与现代性 84
4.3 “身体”的实验——匡溪的实践 85
4.3.1 匡溪艺术学院 85
4.3.2 身体知识 87
4.3.3 身体几何学 89
4.3.4 身体现象学 90
4.4 基于身体知觉的建筑实践 91
4.4.1 斯蒂文·霍尔 91
4.4.2 尤哈尼·帕拉斯玛 101
4.4.3 卡洛·斯卡帕 107
4.5 本章小结 109
5 后现代身体在建筑中的隐喻 113
5.1 身体的后现代更新之源 113
5.1.1 尼采、福柯与德勒兹的身体解读 113
5.1.2 身体“是”一种文本 114
5.1.3 人文主义体现的结束 116
5.2 规训的身体与权力空间 116
5.2.1 权力机制与驯顺的肉体 117
5.2.2 纪律的技术与对肉体的操练 117
5.2.3 权力空间与全景敞视建筑的形式 118
5.2.4 身体的反“规范” 120
5.3 失根的身体与游牧的城市 120
5.3.1 “异托邦” 120
5.3.2 身体的失根与流动 122
5.3.3 游牧的乌托邦城市 123
5.4 空间与事件——伯纳德·屈米的建筑思想 127
5.4.1 空间 128
5.4.2 身体 129
5.4.3 事件与暴力 130
5.4.4 序列与计划 132
5.4.5 屈米的解构主义 134
5.5 本章小结 136
6 身体变异与建筑的结合 139
6.1 身体表面与“表面”的建筑 139
6.1.1 身体表面 139
6.1.2 折叠表面 142
6.1.3 媒体表面 144
6.2 身体结合与拓扑学空间 146
6.2.1 义肢化的身体 146
6.2.2 身体结合 147
6.2.3 拓扑学空间 149
6.3 身体变异与机械化的建筑 151
6.3.1 半机械人 151
6.3.2 电子化的空间 153
6.3.3 机械化的建筑 155
6.4 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的实践 156
6.4.1 肉体 157
6.4.2 身体作品 158
6.4.3 建筑作品 164
6.4.4 身体、媒体与建筑 168
6.5 本章小结 169
7 研究结论 173
参考文献 178
图片来源 184
后记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