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张惠民 1
上编:唐宋词学思想与批评理论 3
第一章词体绮艳风格的形成 3
第一节 乐工歌妓对词体风格的选择 3
第二节 晚唐诗歌的“词化”——以韩偓诗歌为例 10
第二章唐宋词的兴盛原因 23
第一节 时代精神与词体特色 25
第二节 城市格局功能的变化与词体传播空间的扩大 30
第三节 词体展示词人才能的特点 45
第三章唐宋词坛词体观的演进 53
第一节 欧阳炯《花间集叙》:文人雅化词的宣言 54
第二节 李清照《词论》:诗性的别是一家 58
第三节 沈义父《乐府指迷》:区别于诗、曲的词体观 63
第四章宋代词学与诗学 71
第一节 以诗教批评词体 72
第二节 以诗教诠释词体 76
第三节 以诗学观念论词 81
第四节 融入诗学理念的词体观 87
第五章唐宋人的诗词之辨 93
第一节 儒家诗教观对词体的批评 93
第二节 音乐特性与词体风格 96
第三节 《乐府指迷》《词源》的诗词之辨 101
第六章 词学史上的“清空论” 104
第一节 “清空”的内涵 104
第二节 “清空”对词风词派的影响 108
第三节 郑文焯的“清空论” 113
第七章论柳永俗词 118
第一节 题材内容之俗 119
第二节 语言之俗 123
第三节 表现方法之俗 128
第八章论清真词 135
第一节 宋元明清初:音律和诗性 135
第二节 浙西词派:乡邑先贤和守律 144
第三节 常州词派:寄托的浑化境界 151
第四节 词学史上的批评之声 159
第九章论白石词 167
第一节 词学史上的白石词 167
第二节 唐宋词坛的“第三派” 173
第三节 清雅与诗性 176
第四节 白石词在词学史上的意义 178
第十章论梦窗词 182
第一节 词学史上的梦窗词 183
第二节 “涩”的意义 187
第三节 梦窗词与比兴寄托 194
第十一章论《草堂诗余》 200
第一节 尚北宋婉丽柔靡 200
第二节 明代《草堂诗余》盛行 202
第三节 浙派对《草堂诗余》的批评 208
第四节 《草堂诗余》影响衰微词坛风尚转变 212
第十二章论《乐府指迷》 216
第一节 从音乐到文字的理论总结 216
第二节 斟酌于雅俗之间 220
第三节 《乐府指迷》的意义 227
下编:清人论析唐宋词 235
第十三章清代词学的南北宋之争 235
第一节 对南北宋词认识的历史发展 235
第二节 清代南北宋之争的特点 239
第三节 清人对南北宋词的认识 244
第四节 对清代南北宋之争的反思 251
第十四章浙西词派倡南宋词 256
第一节 曹溶、朱彝尊的倡南宋之论 256
第二节 慢词特性与南宋时代风格 260
第三节 对浙派尚南宋的反思 266
第十五章 常州词派的南北宋之辨 270
第一节 张惠言对南北宋词的认识 270
第二节 周济、陈廷焯论南北宋 273
第三节 常州词派论南北宋的意义 279
第十六章谢章铤论析南北宋之争 283
第一节 论析南北宋的意义 283
第二节 对浙派尚南宋的批评 287
第三节 南北宋的特色 293
第十七章清末民初的南北宋之论 299
第一节 “尚南”之论 299
第二节 “尊北”之论 305
第三节 不分轩轾之论 310
第十八章 清人对唐宋词风格流派的划分 318
第一节 词学史上的两派说 318
第二节 清人的三派说 323
第三节 清人的四派说及其他分法 326
第十九章 晚清四大家推尊吴文英 333
第一节 词学史上的梦窗词论 334
第二节 晚清重新认识梦窗词 338
第三节 改变词风的意图 341
第二十章郑文焯论柳永词 350
第一节 词学史上的黜柳论 351
第二节 郑文焯论析柳永词 355
第三节 郑氏翻案论的意义 360
第二十一章况周颐的唐宋词史观 367
第一节 论唐五代词 368
第二节 论南北宋词 372
第三节 南宋词与梦窗词 380
第二十二章 清人论词绝句的唐宋词史观 388
第一节 对词史的构建 388
第二节 论唐五代北宋词史 392
第三节 论南宋词史 398
附录 《花间集》现代意义读本的奠基之作 404
后记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