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伯恩哈德的生平和创作 1
第一节 1931—1951:童年、中学时代、学徒期和疾病 1
第二节 1951—1970:记者、音乐学院学生、通霍夫时期和文学上的成功 6
第三节 1970—1989:戏剧创作的繁盛期、对社会的“惊扰”及所受的指控和攻击 9
第二章 伯恩哈德的戏剧思想:在对“真”的否定中追求“真” 14
第一节 戏剧本质:“虚假”和“欺骗” 14
第二节 戏剧体裁和戏剧内涵:悲喜剧及现实社会、人和自我的真相 20
第三节 戏剧功能:扰乱、激怒社会及与观众对抗 28
第三章 伯恩哈德戏剧的题材和主题 34
第一节 自我描绘和社会批判 35
第二节 人的异化状况和本能冲动、欲望的揭示 39
第三节 权力意志和权力关系的呈现 43
第四章 伯恩哈德戏剧的艺术特征 53
第一节 集中、紧凑的时空和缺乏行动、情节的外在结构模式 53
第二节 独白化和非行动性的人物语言 60
第三节 多维化、漫画化的人物刻画方式 83
第四节 表现手段丰富的人物的舞台呈现 89
第五节 悲喜剧体裁和喜剧表现手法 99
第六节 较具代表性的现代和后现代表现手法 111
第七节 音乐性 116
第五章 艺术家戏剧 130
第一节 《无知的人和疯狂的人》与《名流》:异化的或丑陋的成功艺术家 130
第二节 《米奈蒂》《表象欺骗人》和《就是复杂》:失败的、孤独的老年艺术家 138
第三节 《习惯的力量》: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 150
第四节 《戏剧人》:绝境中的艺术坚守及其自传性 157
第六章 作家戏剧 171
第一节 《群峰之上是宁静》:“瓦解”和“废除”一位全能的德国文坛大师 171
第二节 《抵达目的地》:自我的戏剧诗学的集中呈现 188
第七章 哲学家戏剧 203
第一节 《伊马努埃尔·康德》:否定性的体现 203
第二节 《世界改造者》:一幅哲学小丑和全世界的讽刺漫画 214
第三节 《里特尔、德纳、福斯》:出身豪门的疯癫哲学家 224
第八章 政治剧 235
第一节 《狩猎聚会》:强权者的终局及与其对立的作家的观察 235
第二节 《总统》:暗杀频发的国家及其独裁的统治者 246
第三节 《退休之前》:并非童话的现实和真相 259
第四节 《英雄广场》:以犹太人的悲剧命运展现奥地利的反犹现状和纳粹历史 270
第九章 富人戏剧 289
第一节 《鲍里斯的节日》:伪善、空虚、病态的富人和现代西方人普遍的畸形、无望生存 289
第二节 《伊丽莎白二世》:附庸风雅的大工业家和虚伪、空虚的贵族及其衰亡 302
伯恩哈德戏剧出版、演出年表 313
参考文献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