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语音与语音学 3
第一章 发音语音学 3
1.1 人类的发音器官 3
1.2 发音语音学的传统研究 5
1.2.1 IPA(2015)中的元音 6
1.2.2 IPA(2015)中的辅音 9
1.2.3 IPA(2015)中的超音段符号 12
1.3 发音语音学的新进展 13
第二章 声学语音学 17
2.1 声学基础知识概要 17
2.1.1 横波与纵波 17
2.1.2 语音四要素 19
2.2 语音的测量与分析——Praat操作简介 22
2.2.1 Praat的下载和安装 23
2.2.2 Praat的操作界面 24
2.2.3 用Praat录音与保存 25
2.2.4 向Praat导入语音并分析 27
2.2.5 语音对象操作视窗的基本操作 30
2.2.6 对过长、过大的录音文件进行剪切 38
第三章 感知语音学 46
3.1 范畴性感知 51
3.2 音位范畴 53
3.3 母语磁吸现象 54
3.4 语音感知的肌动理论 56
3.5 感知同化模型 58
3.5.1 第一阶段——四类型的PAM 58
3.5.2 第二阶段——六类型的PAM 61
3.5.3 第三阶段——PAM-L2 63
3.6 语音学习模型 65
3.6.1 SLM的理论基础与假说 65
3.6.2 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者心理音韵空间的变化 66
3.7 PAM、PAM-L2、SLM的比较 68
第二部分 音位与音系学 70
第四章 音位与音系学 70
4.1 音位 70
4.2 音系学 72
4.3 归纳音位的基本原则 74
第三部分 日语语音学 80
第五章 日语的音素与音位 80
5.1 从五十音图看日语语音 80
5.2 从IPA看日语语音 85
5.2.1 日语的元音 85
5.2.2 日语的辅音 85
5.3 从拗音对日语音系的缺位补足作用看日语音素的组合关系 91
5.4 日语音系中的音位 93
5.4.1 日语的元音音位 94
5.4.2 元音清化 94
5.4.3 日语的辅音与特殊音音位 101
第六章 日语的节奏 104
6.1 日语的莫拉 105
6.2 日语的音步、节奏组 108
第七章 日语的声调 111
7.1 日语声调概要 111
7.2 日语声调的名称 112
7.2.1 汉字名称 113
7.2.2 数字名称 113
7.2.3 英文字母名称 115
7.3 日语和汉语声调的声学特征 116
7.3.1 日语声调的声学特征 116
7.3.2 汉语声调的声学特征 118
7.4 日语和汉语声调的比较 119
7.4.1 作用单位 119
7.4.2 声调需指密度 120
7.4.3 音高的变动幅度 121
7.4.4 语义功能的强弱 121
7.4.5 语法功能的强弱 121
7.5 日语方言声调 123
7.5.1 东京式 124
7.5.2 京阪式 125
7.5.3 二型式 126
7.5.4 一型式 127
7.5.5 无声调 127
7.6 日语声调的感知研究 128
7.6.1 声调核的感知线索 128
7.6.2 其他运用范畴性感知识别实验进行的日语声调感知研究 129
参考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