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意义 1
一、研究缘起 1
二、研究对象 2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回顾 4
一、学术研究回顾 4
二、文献小结 14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17
第四节 实地考察 18
第一章 “肥套”仪式的生态环境与历史背景 21
第一节 毛南族生存与自然生态环境 21
一、毛南族民族沿革与社会环境 21
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然形貌 25
第二节 毛南族族群信仰与人文生态背景 27
一、“肥套”仪式的历史境域 28
二、从“肥套”仪式看毛南族群信仰体系 31
三、“肥套”仪式中的神灵谱系 32
第二章 “肥套”仪式的文化语境 38
第一节 仪式场域 38
一、主场域——神坛 38
二、分场域——供桌 39
第二节 仪式用品 41
一、主家的供品 41
二、师公的“担子” 42
第三节 仪式参与人员及分工 53
一、虔诚的还愿者——主家 53
二、沟通人神的特殊人物——师公 54
三、流动的观众 56
第三章 仪式活动的组织展现 58
第一节 仪式流程“素描” 58
第二节 仪式采访纪略 63
一、谭承熙家的“一代还愿”仪式 63
二、谭金达(父)、谭志刚(子)家的“二代还愿”仪式 76
三、蒙宏达(父)、蒙俊吉(子)家的“二代同堂还愿”仪式 81
第四章 “肥套”舞蹈音乐形态与结构分析 85
第一节 “肥套”仪式舞蹈形态与审美特征 85
一、仪式舞蹈探析 86
二、仪式舞蹈基本形态 87
三、仪式舞蹈审美特征 105
第二节 仪式音乐分类 106
一、师公腔 106
二、锣鼓乐 109
三、民歌调 115
第三节 仪式音乐记录与形态结构分析 117
一、仪式音声描述 118
二、音声形态分析 120
第五章 “肥套”仪式的自然传衍 134
第一节 “肥套”传承人及其传世家谱 135
第二节 时空传承的变迁 137
一、时空环境的变迁 137
二、仪式传承的变迁 138
结语 141
参考文献 145
附录1 直面“肥套”——与仪式参与者和研究者的对话 152
附录2 图例索引 207
附录3 谱例索引 210
后记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