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法研究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啸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9727994
  • 页数:9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啸,第一版已经在我社出版。本书的第一版曾荣获第十三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本书第一版于2011年8月印行,迄今已逾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我国陆续颁布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暂行办法》《不动产登记操作规程(试行)》《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等法规规章和文件,逐步实现了不动产的统一登记并不断地加以完善。

缩略语 1

一、法律、法规、规章 1

二、司法解释 2

第一编 不动产登记基础理论 3

第一章 不动产物权变动与登记 3

第一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概述 3

一、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涵义 3

二、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类型 5

第二节 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 7

一、物权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7

二、不动产登记的转让效力与对抗效力 10

三、两类特殊的不动产物权变动与不动产登记的效力 20

第三节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 21

一、概述 21

二、生效法律文书导致的不动产物权变动 24

三、征收导致的不动产物权变动 48

四、继承、受遗赠导致的不动产物权变动 53

五、事实行为导致的不动产物权变动 56

第二章 不动产登记概述 58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的涵义与功能 58

一、不动产登记的概念 58

二、不动产登记的特征 60

三、不动产登记的功能 62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的类型 65

一、权利登记与其他登记 65

二、依申请登记、依嘱托登记与依职权登记 75

三、主登记与附记登记 79

四、本登记与预备登记 81

五、设权登记、对抗登记与宣示登记 81

第三节 不动产登记的性质 82

一、行政行为说 83

二、民事行为说 86

三、双重属性说 87

四、本书的观点 88

第三章 不动产登记法概述 93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法的概念、类型与法律渊源 93

一、不动产登记法的概念与类型 93

二、我国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渊源 95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法的立法目的与体系结构 96

一、不动产登记法的立法目的 96

二、不动产登记法的体系结构 105

第三节 不动产登记法的基本原则 106

一、概述 106

二、合法原则 108

三、依申请原则 109

四、形式合意原则 117

五、在先原则 119

六、一体登记原则 128

第四章 不动产登记的客体 134

第一节 不动产的概念与范围 134

一、物的涵义 134

二、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分及意义 136

三、土地和地上定着物的关系 139

四、我国法上不动产的类型 140

第二节 不动产单元 145

一、不动产单元的意义 145

二、不动产单元的要件 147

三、确定不动产单元的方法 149

第三节 不动产登记能力 150

一、不动产登记能力的意义 150

二、我国法上具有登记能力的权利的确定 152

三、我国法上具有登记能力的不动产权利的类型 155

四、我国法上不具有登记能力的权利和事项 157

第五章 不动产登记机构 160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设置 160

一、比较法上的不动产登记机构 160

二、我国的不动产登记机构 165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的管辖 172

一、属地管辖原则 172

二、跨行政区域不动产的登记管辖 173

三、特殊不动产登记的管辖 174

第三节 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职责 176

一、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 176

二、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得实施的行为 180

第四节 不动产登记员制度 181

一、不动产登记员制度的立法例 181

二、建立我国不动产登记员制度的意义 184

三、我国不动产登记员制度的建立 188

第二编 不动产登记簿 199

第六章 不动产登记簿概述 199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簿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199

一、不动产登记簿的概念 199

二、不动产登记簿的特征 200

三、不动产登记簿的功能 203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簿的类型与编制方法 204

一、不动产登记簿的类型 204

二、不动产登记簿的编制方法 210

第七章 不动产登记簿的内容与形式 215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簿的内容 215

一、不动产登记簿内容的确定标准 215

二、不动产登记簿的具体内容 218

三、我国不动产登记簿的内容 229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簿的形式 257

一、纸质登记簿 257

二、电子登记簿 257

三、电子登记簿的纸质转化 259

第三节 不动产登记簿的管理与保存 259

一、非依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修改登记簿 259

二、不动产登记簿的保管与重建 260

三、不动产登记簿的移交 260

四、不动产登记簿的安全防护措施 261

五、不得将不动产登记簿携带出登记机构 262

第八章 不动产登记簿的推定力 264

第一节 涵义、类型与意义 264

一、不动产登记簿推定力的涵义 264

二、不动产登记簿推定力的类型 270

三、不动产登记簿推定力的产生原因 271

四、不动产登记簿的推定力与占有的权利推定规则 275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簿推定力的法律效果 278

一、《物权法》第16条第1款属于证明责任规范 278

二、不动产登记簿推定力的推翻 280

第三节 不动产登记簿推定力的适用范围 284

一、不动产登记簿推定力适用的主体 284

二、不动产登记簿的推定力与夫妻财产共有制 286

三、不动产登记簿推定力适用的客体 289

第九章 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 293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与动产的善意取得 293

一、我国现行法未区分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与动产的善意取得 293

二、德国法上登记簿公信力与动产善意取得的区分 295

三、我国法应当区分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与动产的善意取得 303

第二节 登记簿的权利事项错误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 311

一、不动产登记簿的权利事项错误与非权利事项错误 313

二、权利事项错误是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前提 316

三、不动产登记簿上权利事项错误是认定善意的基础 325

四、小结 334

第三节 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334

一、取得人应依交易行为取得不动产物权 335

二、受让人须为善意 340

三、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346

四、依法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无须登记的已经交付 351

第十章 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询、保护与利用 354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概念与类型 354

一、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涵义 354

二、不动产登记资料与档案的关系 356

三、不动产登记资料的保存期限 357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互通共享 358

一、不动产登记信息互通共享的意义 358

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359

三、不动产登记信息与其他信息的互通共享 360

第三节 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询 363

一、不动产登记资料的公开模式 363

二、查询不动产登记资料应遵循的原则 368

三、政府信息公开与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询 371

四、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询主体 372

五、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询程序 377

第三编 依申请登记的一般程序 383

第十一章 不动产登记的申请 383

第一节 概述 383

一、依申请登记的一般程序 383

二、不动产登记申请的性质 385

三、不动产登记申请权与不动产登记请求权 387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申请的类型 388

一、共同申请与单方申请 388

二、自行申请与代为申请 392

三、共有不动产的登记申请 400

四、到场申请 403

五、申请的撤回 403

第三节 登记申请人 405

一、自然人 405

二、法人 407

三、非法人组织 411

第四节 不动产登记的申请材料 415

一、申请材料的立法模式 415

二、申请材料的具体类型 416

三、申请材料的形式要求 419

四、因继承或受遗赠而取得不动产申请登记时无须公证 420

五、对申请材料真实性的保证 422

第十二章 不动产登记的受理 423

第一节 概述 423

一、受理的意义 423

二、受理环节登记机构的审查 424

第二节 登记机构的审查与决定 425

一、受理环节需要审查的事项 425

二、登记机构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428

第三节 不动产登记的费用 428

一、概述 428

二、不动产登记费 430

三、不动产权属证书工本费 434

第十三章 不动产登记的审查 435

第一节 概述 435

一、不动产登记机构审查职责的涵义与特征 435

二、比较法上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审查职责 436

第二节 关于不动产登记机构审查职责的争论 440

一、《物权法》颁布前的不同观点 440

二、对《物权法》第12条的不同理解 443

三、本书的观点 445

第三节 现行法对不动产登记机构审查职责的规定 449

一、不动产登记机构的查验 450

二、实地查看 454

三、调查与公告 456

第十四章 不动产登记的完成 458

第一节 登簿与不予登记 458

一、登簿 458

二、不予登记 460

三、登记时限 464

第二节 登记日 465

一、登记日的意义 465

二、登记日的确定 466

第三节 不动产权属证书与证明 468

一、不动产权属证书和证明的概念 468

二、不动产权属证书与登记证明的统一 469

三、不动产权属证书与登记证明的适用范围 471

四、不动产权属证书与登记证明的印制与盖章 472

五、不动产权属证书或登记证明补发、换发与作废 473

六、不动产权属证书错误的更正 474

第四编 权利登记 477

第十五章 不动产所有权登记 477

第一节 概述 477

一、不动产所有权登记的范围 477

二、不动产所有权登记的类型 479

第二节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 486

一、概述 486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首次登记 488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转移登记 490

四、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变更登记 491

五、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注销登记 491

第十六章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 493

第一节 概述 493

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 493

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概述 504

第二节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 505

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首次登记 505

二、国有建设用地上的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 509

第三节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 513

一、概述 513

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的情形及申请材料 514

第四节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 520

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移登记 520

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的转移登记 523

第五节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 534

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注销登记 534

二、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 540

第十七章 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 542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概述 542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与内容 542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特征 543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 544

一、登记的效力 544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与首次登记 545

三、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登记与变更登记 548

四、宅基地使用权注销登记 549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 550

一、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的首次登记 550

二、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的转移登记 552

第十八章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登记 555

第一节 概述 555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类型 555

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 556

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 557

第二节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登记 558

一、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的首次登记 558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的变更登记 561

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的转移登记 562

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的注销登记 563

第十九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564

第一节 概述 564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特征 564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类型 566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三权分置 568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 570

一、概述 570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效力 572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类型 573

四、国有农地使用权及登记 576

第二十章 海域使用权登记 577

第一节 概述 577

一、海域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577

二、海域使用权的取得 578

第二节 海域使用权的登记 580

一、海域使用权的首次登记 580

二、海域使用权的变更登记 581

三、海域使用权的转移登记 581

四、海域使用权的注销登记 582

第二十一章 地役权登记 584

第一节 概述 584

一、地役权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584

二、地役权的法律属性 586

三、地役权的期限 587

第二节 地役权的登记 587

一、地役权的首次登记 587

二、地役权的变更登记 590

三、地役权的转移登记 591

四、地役权的注销登记 591

第二十二章 抵押权登记 593

第一节 抵押权概述 593

一、抵押权的概念与特征 593

二、抵押权的类型 596

三、抵押权的属性 604

第二节 不动产抵押权概述 612

一、登记生效要件主义 612

二、允许抵押的不动产 613

三、禁止抵押的不动产 622

四、一并抵押与分别抵押 631

五、超额抵押与抵押权登记 639

第三节 抵押权登记 641

一、抵押权首次登记 641

二、抵押权变更登记 649

三、抵押权转移登记 653

四、抵押权注销登记 665

第四节 最高额抵押权登记 675

一、最高额抵押权概述 675

二、最高额抵押权首次登记 686

三、最高额抵押权变更登记 689

四、最高额抵押权转移登记 691

五、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登记 694

六、最高额抵押权注销登记 700

第五节 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 701

一、在建建筑物抵押的概念与意义 701

二、在建建筑物抵押权与其他制度的关系 702

三、在建建筑物抵押中的抵押财产范围 708

四、在建建筑物抵押权首次登记 710

五、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的变更登记、转移登记与注销登记 711

六、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转为一般抵押权登记 712

第六节 预购商品房抵押权登记 714

一、预购商品房抵押的概念 714

二、预购商品房抵押与在建建筑物抵押的区别 714

三、预购商品房抵押登记的性质 716

四、预购商品房抵押登记的申请材料 717

五、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转为商品房抵押权首次登记 717

第五编 其他登记 721

第二十三章 更正登记 721

第一节 概述 721

一、更正登记的概念与意义 721

二、更正登记与其他登记的关系 722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簿错误的类型与更正登记 724

一、不动产登记簿的权利事项错误与非权利事项错误 724

二、不动产登记簿的初始错误与嗣后错误 735

第三节 更正登记的类型及要件 742

一、概述 742

二、依申请更正登记 742

三、依职权更正登记 749

四、依嘱托更正登记 751

第二十四章 异议登记 752

第一节 异议登记概念与要件 752

一、异议登记的概念与规范目的 752

二、异议登记的申请人 753

三、异议登记的客体 754

四、异议登记不以权利人不同意更正为前提 757

第二节 异议登记的效力 758

一、比较法的观察 758

二、我国法上异议登记的效力 759

第三节 异议登记的失效与注销 773

一、异议登记的失效 773

二、异议登记的注销 775

第二十五章 预告登记 778

第一节 概述 778

一、预告登记的历史演进 778

二、预告登记的规范目的 780

三、预告登记与其他制度的关系 783

第二节 预告登记的性质、功能与客体 787

一、预告登记的性质 787

二、预告登记的功能 790

三、预告登记的客体 793

第三节 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 797

一、概述 797

二、预购商品房及其抵押能否进行预告登记 799

三、在建建筑物抵押权登记的性质 808

第四节 预告登记的法律效力 814

一、预告登记的担保效力 815

二、预告登记的顺位效力 820

三、预告登记的完全效力 822

四、抵押权预告登记与强制执行 827

五、抵押权预告登记权利人有无优先受偿权 830

第五节 预告登记的构成要件 839

一、存在符合要求的预告登记之客体 839

二、双方关于预告登记的约定 844

三、办理登记 846

第六节 预告登记的申请材料 847

一、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的申请材料 847

二、不动产转移预告登记的申请材料 848

三、不动产抵押预告登记的申请材料 848

第七节 预告登记的消灭 849

一、预告登记转为本登记 849

二、预告登记的失效 850

第二十六章 查封登记 853

第一节 概述 853

一、查封的概念与类型 853

二、不动产的查封方法 854

三、不动产查封的效力 857

四、不动产查封的限制 861

五、不动产查封的失效 864

第二节 查封登记与预查封登记 866

一、概述 866

二、查封登记 870

三、预查封登记 875

第六编 不动产登记赔偿责任 881

第二十七章 概述 881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赔偿责任的涵义与类型 881

一、不动产登记赔偿责任的涵义 881

二、不动产登记赔偿责任的类型 883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责任的性质 884

一、比较法上的不同规定 884

二、我国法上登记机构赔偿责任的性质 886

第二十八章 不动产登记机构的赔偿责任 893

第一节 归责原则 893

一、比较法上的归责原则 893

二、我国法上的归责原则 895

第二节 构成要件 898

一、存在加害行为 898

二、给他人造成损害 901

三、具有因果关系 903

四、登记机构有过错 909

第三节 赔偿责任 913

一、赔偿责任的方式 913

二、赔偿责任的范围 913

三、赔偿责任的减轻 914

四、登记机构的追偿权 915

第四节 不动产登记赔偿基金 916

一、建立赔偿基金的必要性 916

二、我国不动产登记赔偿基金的建立 917

主要参考文献 918

一、中文书籍 918

二、德文书籍 922

后记 924

法条索引 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