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族关系的发展 6249
一、班超出使西域 6249
二、汉、匈在西域的争夺 6252
第五节 东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6256
一、外戚、宦官的黑暗统治 6256
二、官僚士大夫集团的形成 6258
三、清议和党锢 6259
第六节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6262
一、尖锐的民族矛盾 6263
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汉族百姓 6266
第七节 东汉的灭亡 6270
一、黄巾大起义 6271
二、东汉的灭亡 6278
三、赤壁之战和东汉灭亡 6283
第四章 秦汉社会的文化与科技 6284
第一节 秦汉时代的社会生活 6284
一、饮食和服装 6285
二、居住与交通 6288
三、社会风俗 6292
第二节 科学技术成就 6295
一、数学、天文、历法 6295
二、物理、化学、地理学和医学 6297
第三节 哲学思想和宗教迷信 6303
一、融合的哲学、政治思想 6303
二、谶纬之学盛行 6307
三、迷信和宗教 6310
第四节 经史学和文学艺术 6314
一、经学和史学 6314
二、文学和艺术 6317
第三编 民族大融合的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史第一章 三国 6322
第一节 三国局面的形成 6322
第二节 鼎足而立的魏、蜀、吴 6325
一、魏 6325
二、蜀 6328
三、吴 6330
第二章 两晋 6333
第一节 西晋 6333
第二节 东晋 6339
第三章 十六国 6349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的社会 6354
一、十六国与五胡 6354
二、生产与生活 6355
三、各族所建政权的性质 6357
四、编户与荫附户口 6357
五、少数族政权与汉族士庶的关系 6358
六、佛教的传播 6360
七、东西交通 6361
八、分裂与融合 6363
第二节 十六国的更替与灭亡 6363
一、前凉 6363
二、成汉 6365
三、汉 6366
四、前赵 6367
五、后赵 6368
六、前燕 6370
七、冉魏 6372
八、前秦 6373
九、后秦 6376
十、后燕 6377
十一、西秦 6379
十二、后凉 6380
十三、北凉 6381
十四、北燕 6381
十五、夏 6382
十六、南燕 6383
第四章 南朝 6383
第一节 四朝更替 6383
一、宋 6383
二、齐 6386
三、梁 6387
四、陈 6390
第二节 南朝的政治 6391
一、加强皇权 6391
二、统治者的内部矛盾 6393
三、与北魏的战争 6394
四、侯景之乱与南朝的衰败 6395
第三节 南朝的经济发展 6396
一、庄园经济 6396
二、赋役制度 6397
三、农业、手工业、商业 6398
第四节 社会状况及阶层 6400
一、士族 6400
二、庶族 6401
三、侨人与南人 6402
第五章 北朝 6404
一、北魏 6404
二、东魏 6411
三、西魏 6413
四、北齐 6414
五、北周 6415
第四编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五代史 6418
第一章 隋朝 6418
第一节 隋王朝的建立 6418
一、丞相都督诸军事 6418
二、平定三方叛乱 6422
三、改易官制 6424
四、统一南北 6426
第二节 改革与发展 6428
一、兵制改革 6428
二、行政制度改革 6430
三、选举制度改革 6431
四、府兵制改革 6432
五、制定开皇律 6433
六、均田制和农业 6434
七、富实的储积 6436
八、手工业和商业 6437
九、炀帝继位 6440
十、大运河开凿 6440
十一、与国内少数族的关系 6441
十二、与外国的关系 6442
第三节 隋朝的覆亡 6445
第四节 隋朝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6457
第二章 唐朝建立 6461
第一节 晋阳起兵和进据关中 6461
第二节 建立唐朝统一全国 6466
一、李渊称帝 6466
二、四方不宁 6468
三、来自各方的宰相 6472
第三节 唐承隋制 充实完善 6478
一、三省六部与九寺三监 6478
二、官、阶、爵 6482
三、职制 监察 考课 6485
四、限制皇权 6488
五、军事制度 6489
六、官吏的选拔的 6492
第四节 唐高祖时期的战争 6496
一、薛举犯唐 6496
二、定河东 6499
三、晋阳归唐 6503
四、取东都 6504
五、唐平萧铣 6509
六、北征刘黑闼 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