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缝洞单元地球物理表征》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世星著
  • 出 版 社: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63657612
  • 页数:1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针对不同类型缝洞体测井响应变化大、多解性强、实现分类困难、测井响应与地震响应尺度差异大、关系不明、融合评价困难等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形成的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地球物理描述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测井评价及井震响应技术、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术、地震古地貌恢复技术及缝洞发育带分布、碳酸盐岩孔洞型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缝洞储集体流体识别技术等,并介绍这些研究成果在塔河油田试验区的攻关试验和生产应用情况。

第一章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测井评价及井震响应 1

第一节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地球物理响应模拟 1

一、洞穴的双侧向测井数值模拟 1

二、洞穴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物理模拟 1

三、洞穴地层模拟应用 4

第二节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测井识别与评价 6

一、洞穴型储层充填程度识别与评价 6

二、基于深探测电阻率的孔隙度测井曲线重构 9

三、基于测井交会图的储层充填类型识别技术 11

四、基于波阻抗的井震响应模式 13

五、缝洞型储层测井综合评价应用 14

第三节 缝洞型储层流体测井识别和评价技术 16

一、流体识别的测井交会图 17

二、流体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18

第二章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术 20

第一节 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偏移优化 20

一、分层延拓层厚度计算方法 20

二、分层延拓成像方法的实现步骤 21

三、实际资料测试应用 21

第二节 逆时偏移与方位角提取技术 22

一、逆时偏移原理 22

二、逆时偏移与缝洞成像分析 22

三、靶区资料逆时偏移处理 24

第三节 各向异性建模与偏移技术 25

一、各向异性建模与偏移流程 25

二、靶区资料各向异性建模 26

三、靶区资料各向异性逆时偏移处理 27

第四节 绕射波分离与成像技术 30

一、绕射波与反射波特征差异 30

二、绕射波与反射波分离流程 30

三、实际资料处理 31

第五节 高分辨率处理技术 31

第三章 地震古地貌恢复技术及缝洞发育带分布 33

第一节 井-震结合的关键界面构造古地貌恢复技术 33

一、基于井资料的地层压实校正方法及应用 33

二、井-震结合三维地层压实校正与应用 38

第二节 基于沉积学的井-震结合的剥蚀量恢复技术 41

一、剥蚀量恢复方法 41

二、塔河油田主要不整合面剥蚀量计算 46

三、井-震结合三维地层剥蚀量恢复方法 49

第四章 碳酸盐岩孔洞型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51

第一节 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 51

一、基于变分偏微分方程(PDE)的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 52

二、多尺度边缘检测算法的试算分析 54

第二节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分类检测技术 56

一、地震反射结构分析技术 56

二、强振幅聚类检测技术 58

三、频谱分析及衰减技术 59

四、高精度不连续性检测技术 60

五、小波多尺度检测技术 61

六、基于测井解释储层特征重构的缝洞体表征技术 62

第三节 多属性融合的缝洞体描述 65

一、属性优选 65

二、地震属性预处理 67

三、多属性融合方法 68

第四节 基于古地貌控制的缝洞体三维立体雕刻 70

一、多属性融合体的三维表征 70

二、空间约束检测技术 71

三、古地貌特征控制的三维精细雕刻 71

四、视体积计算 72

第五节 缝洞单元充填程度表征 75

一、理想洞体的不同充填程度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75

二、实钻洞穴高度与缝洞体预测高度的关系 76

三、缝洞单元内幕物性表征方法研究 76

第五章 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79

第一节 基于地震几何属性提取的构造裂缝趋势带检测技术 79

一、地震几何属性实现方法 79

二、检测效果 81

第二节 基于蚂蚁追踪的裂缝系统检测技术 82

第三节 基于高阶统计量相干的裂缝型储层地震检测技术 84

一、高阶统计量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84

二、高阶统计量相干的算法与实现过程 85

三、高阶统计量相干的应用 85

第四节 基于分形、混沌理论的裂缝型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86

一、基于分形理论的地震预测技术 86

二、基于混沌理论的地震预测技术 87

第五节 叠前多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 89

一、方位保真局部角度域成像技术 90

二、基于有限方位子体的属性分析 99

第六章 缝洞型储集体流体识别技术 117

第一节 缝洞型储集体岩石物理特征 117

一、缝洞型储集体岩石物理建模 117

二、缝洞型储集体弹性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119

三、基于岩石物理建模的横波速度估算 123

第二节 缝洞型储集体叠前地震响应特征及AVO属性分析 125

一、各向异性介质的AVO分析 125

二、缝洞型储集体叠前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125

三、塔河油田6,7区AVO属性分析及流体检测 128

第三节 基于地震衰减属性的流体识别技术 132

一、衰减属性提取 132

二、塔河油田6,7区地震衰减属性分析 134

第四节 HTI介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136

一、HTI介质弹性阻抗反演方法 136

二、各向异性参数估测及反演结果分析 138

第七章 缝洞型储集体识别与描述技术应用与效果 144

第一节 缝洞型储层测井评价及井震响应研究成果的应用 144

一、储层级别识别划分技术的应用 144

二、缝洞型储层测井综合评价应用 145

三、洞穴型储层区块分布特征应用 147

第二节 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术成果应用 148

一、三维地震布置情况 148

二、地震成像处理应用 149

第三节 地震古地貌恢复技术及缝洞发育带分布研究的应用 152

一、井-震结合的构造古地貌恢复 152

二、基于地震的关键界面剥蚀量恢复 153

三、井约束条件下的剥蚀量分布 154

第四节 塔河油田6,7区高精度三维缝洞型储层地震预测 155

一、溶洞地震属性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 155

二、基于叠后地震属性的缝洞型储层地震预测 156

三、基于叠前地震属性的缝洞型储层地震预测 161

四、弹性阻抗反演流体预测应用 164

第八章 认识与建议 165

一、认识 165

二、建议 166

参考文献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