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评三家分晋 1
贰 信者,人君之大宝——评商鞅变法 6
叁 唯仁者,知仁义之利——评孟子义利合一 11
肆 尽忠无私,以事其上——评孟尝君虚心纳谏 14
伍 雎,真倾危之士——评范雎挑拨秦王君臣关系 16
陆 立政以礼,怀民以仁——评荆轲刺秦王 19
柒 信义相亲,安得而亡——评合纵连横政策 24
捌 人臣之义,守死不贰——评蒙恬之死 27
玖 为臣不忠,无所自容——评刘邦以不忠之罪杀丁公 29
拾 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评张良明哲保身 32
拾壹 骄以失臣,狠以亡君——评贯高刺杀刘邦 35
拾贰 为人君者,以改过为美——评叔孙通劝汉惠帝文过饰非 37
拾叁 法者天下之公器——评汉文帝杀舅父薄昭 40
拾肆 兵事以严终——评李广与程不识带兵 43
拾伍 军旅大事,死生所系——评汉武帝为己之私误用李广利 46
拾陆 人君者,动静举措不可不慎——评巫蛊之祸 49
拾柒 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评汉武帝功过得失 52
拾捌 诱而杀之,亦可羞哉——评汉使傅介子诱杀楼兰王 55
拾玖 王霸无异道——评汉宣帝“霸王道杂之”国策 58
贰拾 知而不言,为罪愈大——评贡禹进谏避重就轻 62
贰壹 赏以劝善,罚以惩奸——评汉元帝不能明辨是非 65
贰贰 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评汉光武帝善懂治国之道 67
贰叁 人臣之罪,莫大于欺罔——评汉章帝知奸不除 69
贰肆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评东汉选官不正之风 72
贰伍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评崔寔《政论》 79
贰陆 臧否人物,激浊扬清——评东汉党锢之祸 82
贰柒 国将亡,必多制——评汉末选人本末倒置 87
贰捌 教化安可慢,风俗安可忽——评曹操不敢篡位 90
贰玖 知人之道,圣贤所难——评曹魏考课法 95
叁拾 政之大本,在于刑赏——评晋武帝避贵刑贱 101
叁壹 任而猜之,鲜有不乱——评前秦王苻健唆使太子滥杀顾命大臣 104
叁贰 爱一人而不爱一国之人,失人心多矣——评前秦王苻坚宠信奸臣 106
叁叁 骄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评前秦王苻坚败亡之因 109
叁肆 疑则勿任,任则勿疑——评刘裕猜忌大臣 113
叁伍 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评北魏孝文帝滥施小、恩小惠 116
叁陆 明辨是非,不惑世俗——评北魏孝文帝选官先门第后贤才 119
叁柒 轻重视情,宽猛随时——评北魏贵族免死之诏 123
叁捌 兄弟之恩诚厚,王者之法安在——评梁武帝姑息兄弟 126
叁玖 身不劳而收功远,言至约而为益大——评梁武帝刚愎自用 128
肆拾 人臣事君,宜将顺其美,正救其恶——评孔奂失信于先帝 131
肆壹 胜而愈俭,善处胜矣——评周武帝坚持俭朴作风 134
肆贰 势钧位逼,同产相夺——评隋文帝诸子夺嫡 136
肆叁 蹀血禁门,贻讥千古——评玄武门之变 139
肆肆 君明臣直,君表臣景——评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 143
肆伍 天下大器,不私所爱——评唐太宗理智立储 146
肆陆 同心勠力,以济太平——评卢怀慎谦虚让贤 148
肆柒 华靡示人,大盗之招——评安史之乱起因 151
肆捌 策名委质,有死无贰——评唐肃宗悔杀叛臣 155
肆玖 民生有欲,无主则乱——评唐肃宗姑息藩镇 159
伍拾 用人无亲疏,惟贤与不肖——评崔祐甫选官 166
伍壹 君勤恤而民不怀,民愁怨而君不知——评唐德宗错失除弊之机 169
伍贰 苟徇近功,不敦大信——评唐宪宗诱杀无辜士兵 173
伍叁 朝廷有朋党,人主当自咎——评唐中后期朋党之争 176
伍肆 宦官用权,为国家患——评历代宦官专权 181
伍伍 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评后唐庄宗与后周世宗 193
参考文献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