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被害人学引论 2
第一节 被害人学科的内涵 2
第二节 被害人学与相关学科 16
第三节 被害人学的发展沿革 19
第四节 被害人学的研究功能 31
第二章 被害人学基础理论 38
第一节 生活方式暴露理论 38
第二节 日常活动理论 43
第三节 个人被害因素理论 47
第四节 被害人化理论 49
第五节 防卫空间理论 51
第三章 被害现象论 60
第一节 什么是被害人 60
第二节 被害人的基本分类 68
第三节 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 74
第四节 无被害人犯罪 94
第四章 被害要因 100
第一节 被害社会要因 100
第二节 被害自然要因 108
第三节 个体因素与被害 116
第四节 被害性 123
第五章 被害人过错责任 130
第一节 被害人过错的形式 130
第二节 被害人过错责任界定 136
第三节 被害人责任形成阶段 143
第四节 被害人过错与刑事责任 145
第六章 被害阶段论 155
第一节 被害前的危机预警 155
第二节 被害中的临场应对 161
第三节 被害后的心理恢复 164
第七章 被害类型论(上) 171
第一节 女性被害人 171
第二节 未成年被害人 185
第三节 流动人口被害人 205
第四节 警察被害人 214
第八章 被害类型论(下) 222
第一节 暴力犯罪被害人 222
第二节 财经类犯罪被害人 246
第三节 交通事故犯罪被害人 266
第四节 电信网络类犯罪被害人 273
第九章 被害人与侦查 296
第一节 被害人在侦查中的地位 296
第二节 被害人报案与隐案 302
第三节 被害人的陈述 311
第四节 被害人的辨认 316
第十章 被害预防论 320
第一节 被害预防的地位 320
第二节 犯罪预防与被害预防 327
第三节 被害预防的重点 331
第四节 被害预防的类型 337
第十一章 被害人司法保护 345
第一节 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345
第二节 国外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354
第三节 完善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 357
第十二章 被害人与恢复性司法 363
第一节 恢复性司法的基本内容 363
第二节 恢复性司法的价值 369
第三节 恢复性司法与刑事和解 373
第十三章 被害人救助 384
第一节 被害人救助制度概述 384
第二节 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法理基础 400
第三节 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内容 409
第四节 被害人社会援助服务 420
主要参考文献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