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的协同效应研究 理论·案例·策略·趋势》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桢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12222049
  • 页数:194 页
图书介绍:城市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城市;城市综合体的概念溯源及辨析;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综合体协同效应价值剖析;沪港两地城市综合体比较研究;城市综合体空间结构体系研究;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研究;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策略;我国城市综合体发展趋势刍议。

绪论:城市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城市 1

0.1 城市改变人类生活 2

0.2 城市正在如何改变 2

0.3 建筑推动城市发展 3

0.4 建筑改善城市生活 3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6

第一章 城市综合体的溯源及概念辨析 6

1.1 乌托邦视野下的巨构建筑 6

1.2 上海小陆家嘴与垂直城市 10

1.3 从复合体建筑到混合使用 15

1.4 商业地产开发与豪布斯卡 23

1.5 城市综合体相关概念辨析 25

第二章 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29

2.1 伟大财富:洛克菲勒中心 29

2.1.1 实现过程:集体商议决策 29

2.1.2 主要贡献:生活模式创造 32

2.1.3 改造重生:着眼长效回报 34

2.1.4 历史典范:融入城市血脉 35

2.2 结合交通:鼓励绿色出行 36

2.2.1 流线梳理:创造步行捷径 36

2.2.2 区域整合:组织城市空间 36

2.2.3 交通换乘:构建站城一体 38

2.3 适宜居住:提供生活便利 38

2.3.1 服务内部:满足多元需求 38

2.3.2 服务周边:支撑社区活动 39

2.3.3 服务城市:打造城中之城 40

2.4 促进工作:增进资源共享 41

2.4.1 共享空间:开发存量土地 41

2.4.2 共享设施:驱动协同创新 42

2.4.3 共享服务:融合办公商业 43

2.5 丰富游憩:营造场所氛围 44

2.5.1 购物体验:黏合城市空间 44

2.5.2 娱乐体验:催化城市活动 45

2.5.3 文化体验:塑造城市精神 46

第三章 城市综合体协同效应价值剖析 48

3.1 经济维度:激发经济增长 48

3.1.1 直接支持:带来稳定客源 48

3.1.2 间接支持:提供设施服务 50

3.1.3 潜在矛盾:规避互相干扰 50

3.1.4 功能配比:应对供需要求 51

3.2 环境维度:促进环境保护 51

3.2.1 能效整合:合理利用能源 51

3.2.2 生态改善:形成微型气候 53

3.2.3 整体效率:融入城市环境 53

3.3 社会维度:推动社会进步 54

3.3.1 辐射作用:改变社会结构 54

3.3.2 文脉延续:促进社会活动 55

3.3.3 市场协作:丰富社会体验 57

3.4 治理维度:持续运营管理 58

3.4.1 复合使用:公共商业共享 58

3.4.2 服务供给:政府企业共建 60

3.4.3 场所营造:自然社会共赢 63

3.5 城市综合体协同效应理论框架 65

第二部分:案例研究 70

第四章 沪港两地城市综合体比较研究 70

4.1 沪港两地城市综合体历史发展概述 70

4.1.1 经济价值:收益存在差距 70

4.1.2 环境价值:贡献无法匹配 71

4.1.3 社会价值:地位大相径庭 72

4.2 沪港两地国金中心的经济价值比较 73

4.3 沪港两地国金中心的环境价值比较 75

4.3.1 城市步行系统联系 75

4.3.2 城市公共交通联系 76

4.3.3 建筑内部空间结构 77

4.4 沪港两地国金中心的社会价值比较 77

4.4.1 城市整体背景情况 77

4.4.2 内部商业面向人群 79

4.4.3 辐射周边实现程度 79

4.5 沪港两地城市综合体比较研究总结 81

第五章 城市综合体空间结构体系研究 83

5.1 城市综合体城市组合空间概念分类 83

5.1.1 城市组合空间的定义 83

5.1.2 城市组合空间的类型 84

5.1.3 城市组合空间的价值 85

5.2 城市综合体城市组合空间案例研究 86

5.2.1 城市组合空间对内部活力的影响 88

5.2.2 城市组合空间对出行方式的影响 89

5.2.3 城市组合空间对外部出行的影响 90

5.3 城市综合体垂直空间结构概念分类 92

5.3.1 垂直空间结构的理论背景和分类 92

5.3.2 垂直空间结构研究案例情况介绍 93

5.4 城市综合体垂直空间结构案例研究 94

5.4.1 垂直空间结构可达性比较研究 94

5.4.2 垂直空间结构吸引力比较研究 96

5.5 城市综合体空间结构体系研究总结 99

5.5.1 城市综合体城市组合空间的发展趋势 99

5.5.2 城市综合体垂直空间结构的设计要点 100

第六章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研究 102

6.1 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分类及组合概述 102

6.1.1 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分类 102

6.1.2 城市综合体的功能组合 103

6.2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组合模式 103

6.2.1 并置型 104

6.2.2 联系型 105

6.2.3 整合型 107

6.3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价值创造 110

6.3.1 经济价值 110

6.3.2 环境价值 111

6.3.3 社会价值 111

6.4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比较研究 113

6.4.1 案例选择 113

6.4.2 研究方法 114

6.4.3 研究过程 115

6.4.4 研究小结 117

6.5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工程应用 118

6.5.1 项目背景 118

6.5.2 研究内容 119

6.5.3 设计建议 120

6.6 城市综合体非盈利性功能研究总结 122

第三部分:策略研究 124

第七章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策略 124

7.1 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生活 124

7.2 城市综合体的城市属性分析 125

7.3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策略归纳 126

7.4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策略研究 128

7.4.1 作为城市立体节点 128

7.4.2 采用开放网络结构 130

7.4.3 容纳城市公共活动 133

7.4.4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增效策略体系 134

7.5 面向公交导向开发的城市综合体 135

第四部分:趋势研究 140

第八章 我国城市综合体发展趋势刍议 140

8.1 我国当前城市综合体发展情况概述 140

8.2 环境维度:城市空间结构整合的重要途径 143

8.2.1 机遇: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转型的新挑战 143

8.2.2 挑战:城市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结合松散 143

8.2.3 应对: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增效策略 144

8.3 社会维度: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补充 145

8.3.1 机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 145

8.3.2 挑战:城市综合体过于强调商业化功能 145

8.3.3 应对:城市综合体文化艺术功能的价值 146

8.4 治理维度: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 147

8.4.1 机遇:城市营建公私合作模式有待推广 147

8.4.2 挑战:城市综合体与日常生活结合不足 147

8.4.3 应对:从私有开发迈向合作开发和治理 148

8.5 持续开发:迈向可持续的综合密集型城市 149

附录A 本书收录的城市综合体案例 152

附录B 作者主持及参与和本书研究内容相关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情况 186

附录C 作者作为导师或副导师培养与本书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生情况 187

参考文献 188

后记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