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与黄帝文化 3
中华文明根脉与文化自信&张岂之 3
黄帝陵祭祀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霍彦儒 7
“黄帝时期”上下限的考古学推定和黄帝陵只是“标识”&胡义成 18
兴起于西北 定都于中原——轩辕黄帝八次迁徙定都于河南新郑考&杨东晨 25
炎黄文化研究及其文化活动的现代意义&任大援 43
道教黄帝信仰的建构与形成&张泽洪 47
黄帝:儒家道统之源&王国良 63
墓志上的轩辕黄帝&高强 74
黄陵、新郑、缙云黄帝祭拜大典刍论&李桂民 84
黄帝陵文化景区开发应注意山水人文格局的保护&曾文芳 94
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 105
衣冠之治与华夏文化&刘志琴 105
君子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钱念孙 117
依然存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三不朽”的关联及其属性探究&董金裕 126
儒、道两家思想在汉代哲学中的发展与转化&陈福滨 136
“安”可否作为儒家伦理实践的判准?——从“女安则为之”谈起&潘小慧 157
宋明理学理治内涵简析&徐公喜 166
论张载的价值观:地位、类型、特色&林乐昌 178
从“心统性情”到“克己复礼”: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言“仁”之义理脉络&陈逢源 191
“杏坛”传说考辨——兼谈“杏坛”之“杏”决非银杏&肖永明 李久学 222
李沆治国理念与宋初“循资格”政治范型&范立舟 229
论宋代老学的思想价值&刘固盛 241
吴宓与刘古愚&武占江 晋晶娜 257
孟荀“明人伦”与“善教化”思想之比较&江心力 272
中国古代“家”哲学的四个面向&程秋君 283
墨子天下理念简论&陈荣庆 287
“道”视域下的二程理想人格观&郑熊 302
章太炎《清儒》对《浙东学术》的继承与发展&李江辉 320
性与势:从郭店简《性自命出》看“眚”善恶的可能性&李友广 326
元代少数民族学者对理学认知的演变&朱军 336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355
“尚新”观念:民族文化自信的突出标志&赵馥洁 355
何炳棣先生与先秦思想史上一个关键性问题&赵世超 361
虞舜文化与中国梦的道德支撑&周亚平 吕芳文 369
道家的根本理念——“自然”与中国文化自信的理念依据&谢阳举 378
《尚书》“中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韩星 391
礼乐文化的历史依据与当代启迪&刘丰 409
厚生与闲情:四时流行所形塑的多元文化意涵&廖美玉 418
重读近代视域中的“五大洲与大九州”——廖平的“居东”焦虑与“中国居中”之经学图像前景建构&李纪祥 442
冯契论中华文化心灵中的真善美&曾春海 457
中和之道:唐文治先生《诗经大义》诗教旨要&邓国光 470
国学大师论清明文化&龚杰 491
领导干部与文化自信&方光华 495
中国文物特性与东方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李颖科 505
文明互鉴六论&李浩 518
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方铭 521
论中国文化的两个传统&张茂泽 525
“认识论障碍”与儒家礼乐&龚建平 536
儒学走向乡村的典范——以阳明学在徽州的传播为中心&解光宇 刘艳 546
定分、正名与公平正义——儒家的正名思想及其社会意义&宋冬梅 559
“文化自信的意义”发言纲要&谢大宁 574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复兴&邹重华 577
中国传统治道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徐海 583
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下的文化抉择与未来发展&黄连忠 589
文化自信与中国当代书院的复兴&王维生 戴美玲 600
中国文化的传统与阐释:关于确立文化自信的三点建议&王继训 612
论张岱年对罗素哲学的诠释与会通&许宁 618
作为理智德性的“无欲”&路传颂 631
后记 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