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文化政治与当代西方文论的政治化 1
一 新社会运动、文化理论和文化政治的兴起 2
二 文论政治化的学理解析 5
三 文论政治化的路径与策略 9
四 文论政治化的局限性 13
五 本书的写作思路和内容框架 17
第一部分 文学理论的政治转向 27
第一章 “权力论”视域下的文学与政治 27
一 “权力”:后现代文论思潮的核心概念 28
二 福柯的“权力系谱学”与后现代文论的政治转向 31
三 “权力论”影响下的文学与政治 34
四 走向文学的权力分析 38
第二章 “主体位置”与身份认同政治 39
一 从“主体”到“主体位置” 39
二 福柯论“主体位置” 42
三 揭露“主体位置”的建构机制 44
四 “去除认同”:一项未竟的事业 46
第三章 走向叙事政治学:后现代叙事理论的政治转向 48
一 叙事理论政治转向的原因 49
二 政治化叙事的三大流派 51
三 叙事形式与文化政治 55
四 叙事政治学的未来 58
第四章 从心理分析走向政治批评:后精神分析文论的政治转向 61
一 精神分析文论政治转向的原因 61
二 从拉康再出发 65
三 政治化精神分析文论的三种形态 66
第五章 走向文学阅读政治学:文学接受理论的政治转向 73
一 政治语境和阅读构形 73
二 读者身份与差异阅读 75
三 意义累积和文本政治 77
四 文学阅读政治学评价 79
第二部分 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化文论 83
第六章 从反映论到建构论: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逻辑 83
一 从反映论到建构论: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变革 84
二 文化建构社会现实 87
三 文化建构意识形态或权力关系 89
四 文化建构“主体位置”或身份/认同 92
五 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评价 95
第七章 后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意识形态论 98
一 从“历史唯物主义”到“文化唯物主义”“语言建构主义” 99
二 作为“机构/制度”(institutions)的审美意识形态 102
三 审美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106
四 “日常生活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建构之必要 113
第八章 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政治学 116
一 哲学的政治:从反映论到话语—权力建构论 117
二 命名的政治:从文学本质论到文学体制论 119
三 文本的政治:从文本分析到话语分析 121
四 阅读的政治:“阅读构形”理论 123
五 后马克思主义文学政治学评价 125
第九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变革与创新 128
一 从简单到复杂:思维模式的变革 129
二 两个核心观念的转变 133
三 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的创新 136
四 走向复杂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141
第十章 “实在界”: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的新视角 143
一 为什么要以“实在界”为视角? 144
二 穿越幻象—认同症候 146
三 从欲望图看“实在界”视角的超越性 149
四 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151
第三部分 当代西方政治化文论批判 157
第十一章 后现代建构主义文论范式的构建与转型 157
一 后现代建构主义文论范式的构建 158
二 后现代建构主义文论范式的特征 160
三 后现代建构主义文论范式的转型 164
第十二章 文学情感肌质的存在论根基:反本质主义文学观批判 168
一 陷入“语言牢笼”的反本质主义文学观 168
二 文学情感肌质的生存体验性 171
三 文学情感肌质的生命交往性 173
四 文学情感肌质的精神超越性 175
第十三章 走出“强制阐释”:理论之后的审美阅读策略 178
一 “强制阐释”:理论时期的阅读模式 179
二 重建文学观念:文学是审美的人学 181
三 始于“审美判断”:审美阅读策略之一 183
四 关注“文学的质量”:审美阅读策略之二 186
五 重提“审美溶解”:审美阅读策略之三 189
第十四章 反对“强制阐释”与中国审美阅读学的兴起 193
一 反对“强制阐释”与倡导“本体阐释” 193
二 “中国审美阅读学”的理论谱系 195
三 “中国审美阅读学”的理论创新 198
四 “中国审美阅读学”的发展愿景 201
第十五章 “纯粹文学性”与“依存文学性”:“文学性”新论 204
一 从解构“文学性”到重构“文学性” 204
二 “纯粹美”与“依存美” 207
三 “纯粹文学性”与“依存文学性” 209
四 两种文学性的辩证关系和结合方式 212
五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性”理论 215
第十六章 “诗的正义”:一个亟须重建的文学研究视角 219
一 “诗的正义”概念的两大缺陷 219
二 “诗的正义”:从“惩恶扬善”到“以美显善” 222
三 重释“诗的正义”的内涵与特性 226
四 “诗的正义”:文学研究的超越性视角 230
结语 当代中西文学政治学的理论异质辨析 233
一 历史生成:“政治化”与“再政治化” 233
二 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 236
三 政治内涵:“宏观政治”与“微观政治” 239
四 文学观念:“审美化”与“去审美化” 242
五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政治学” 245
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