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6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 23
第一节 地理位置 23
第二节 建置沿革 23
第三节 地质地貌 24
第四节 气象水文 27
第五节 土壤植被 34
第六节 河湖水系 35
第七节 水资源 47
第二章 河湖及其治理 52
第一节 流域性河湖及其治理 52
第二节 区域性河道(市、县际河道)及其治理 70
第三节 县内沟河及其治理 87
第四节 灌溉河渠及其整治 98
第五节 境外河湖工程施工 99
第三章 除涝 103
第一节 排水水系调整 103
第二节 梯级河网化建设 106
第三节 改制除涝 107
第四章 灌溉与供调水 109
第一节 灌区建设与改造 109
第二节 井灌建设 115
第三节 节水型灌溉工程建设 119
第四节 农村安全供水工程建设 120
第五节 调水工程 121
第五章 水工建筑物 123
第一节 水闸 123
第二节 涵洞 132
第三节 渡槽 138
第四节 机电灌排站 139
第五节 桥梁 162
第六节 跌水 175
第六章 农田水利建设 176
第一节 平原坡地治理 180
第二节 洼地圩区治理 183
第三节 废黄河高亢滩地治理 200
第四节 土壤改良 202
第五节 水土保持 204
第六节 中低产田改造 206
第七节 边际农田水利 206
第七章 城市水务 211
第一节 城区排水河沟治理 211
第二节 城区供水 213
第三节 水污染治理 217
第八章 水利管理 219
第一节 工程管理 219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 227
第三节 财务管理 241
第四节 物资供应与管理 242
第九章 防汛防旱 245
第一节 水旱灾害 245
第二节 防汛防旱机构 245
第三节 物资储备 246
第四节 河湖清障 247
第五节 水情调度 247
第六节 防洪滞洪工程 248
第七节 防汛防旱抗灾纪实 249
第十章 水利规划设计 280
第一节 古代规划设计 280
第二节 近代规划设计 281
第三节 现代规划设计 283
第四节 重要规划设计 284
第十一章 水利经济 290
第一节 水利投资 290
第二节 规费征收 294
第三节 水利综合经营 298
第四节 招商引资 301
第十二章 水利科技教育 302
第一节 科技队伍 302
第二节 水利科研 303
第三节 水利教育 316
第四节 水利学会 317
第十三章 水政 318
第一节 水利机构设置 318
第二节 水利执法 336
第三节 水利改革 344
第十四章 水利人文 348
第一节 治水人物 348
第二节 水文化 353
附录 373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373
中国古代水利专家、治水名人 375
中国古代水利专著、名著 377
水利常用、专用名词 379
江苏省各县征工浚河规程 390
江苏省各县修筑圩堤暂行办法 391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摘录) 392
附图 394
后记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