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社会学理论入门 1
第1章 社会学理论历史概要:早期阶段 1
导言 2
推动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力量 5
政治革命 5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兴起 5
社会主义的兴起 6
女权运动 6
城市化 7
宗教改革 7
科学发展 7
知识界的力量和社会学理论的兴起 8
启蒙运动 8
针对启蒙运动的保守反应 9
法国社会学的发展 11
亚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1805—1859) 11
克劳德·亨利·圣西门(1760—1825) 14
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 15
埃米尔·涂尔干(1858—1917) 18
社会事实 19
宗教 22
德国社会学的发展 23
卡尔·马克思理论的渊源和本质 23
黑格尔 23
费尔巴哈 26
马克思、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27
政治经济学 28
马克思和社会学 28
马克思的理论 29
(1858—1918)马克斯·韦伯(1864—1920)与格奥尔格·齐美尔(1858—1918)理论的根源和本质 30
韦伯和马克思 30
其他人对韦伯的影响 34
韦伯的理论 34
对韦伯理论的认可 35
齐美尔的理论 37
英国社会学的起源 41
政治经济学、改良主义以及社会进化 41
政治经济学 41
改良主义 42
社会进化论 43
斯宾塞(1820—1903) 43
斯宾塞和孔德 43
进化论 46
英国国内对斯宾塞的抵制 47
意大利早期社会学的重要人物 47
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发展 48
总结 49
第2章 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概要:后期阶段 51
美国早期社会学理论 51
政治 51
社会变迁和知识趋势 52
斯宾塞对社会学的影响 53
索尔斯坦·凡勃伦 57
芝加哥学派 60
早期芝加哥学派 60
早期社会学中的女性学者 66
杜波伊斯与种族理论 67
发展至世纪中叶的社会学理论 70
哈佛、常春藤盟校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的崛起 70
塔尔科特·帕森斯(1902—1979) 70
乔治·霍曼斯(1910—1989) 71
芝加哥学派的衰落 72
马克思理论的发展 73
卡尔·曼海姆和知识社会学 74
20世纪中叶以来的社会学 75
结构功能主义:鼎盛和衰落 75
美国的激进社会学:C·赖特·米尔斯 75
冲突理论的发展 77
交换理论的兴起 78
拟剧论:戈夫曼的研究 79
日常生活社会学的发展 80
现象学社会学和阿尔弗雷德·舒茨(1899—1959)的研究 80
民族方法学 80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起与衰落(?) 81
女性主义理论的挑战 82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84
20世纪末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84
微观—宏观整合 85
能动—结构的整合 85
理论走向综合 86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理论 87
现代性的捍卫者 87
后现代性的支持者 88
21世纪初的社会学理论展望 89
多元文化社会理论、酷儿理论以及对种族和种族主义的批判 89
后现代和后现代社会理论 91
消费理论 91
全球化理论 92
行动者—网络理论 93
实践理论 94
总结 94
第二部分 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流派 97
第3章 结构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和冲突理论 97
结构功能主义 98
阶层化的功能理论及其批评 99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 101
行为体系 102
AGIL 101
帕森斯理论的变革和动力学 111
罗伯特·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 114
结构—功能模型 114
社会结构和失范 119
主要的批评 119
实质性的批评 120
方法论和逻辑上的批评 121
新功能主义 122
冲突理论 127
达伦多夫的理论 127
权威 128
群体、冲突和变革 130
主要的批评与回应 131
更具综合性的冲突理论 132
社会分层 133
其他社会领域 136
总结 136
第4章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139
经济决定论 139
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 140
卢卡奇 141
物化 141
阶级意识和虚假意识 142
葛兰西 143
批判理论 144
针对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批判 144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 144
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145
对社会学的批判 145
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146
文化批判 147
主要的贡献 148
主体性 148
辩证法 150
对批判理论的批判 152
哈贝马斯的理论 152
与马克思的差异 153
理性化 154
沟通 155
当代批判理论 156
技术资本主义 156
文化批判晚近的发展 157
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 158
资本和劳动力 159
垄断资本 159
劳动力和垄断资本主义 160
劳动力和资本研究的其他成果 163
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 164
历史取向的马克思主义 166
现代世界体系 166
地理扩张 167
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 168
核心国家的发展 170
后期的发展 170
当下的世界—体系理论 17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分析 172
空间的生产 172
三元辩证法 175
希望的空间 176
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179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 179
对马克思的再分析 181
理性选择马克思主义 181
实证取向的马克思主义 183
当下的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 183
后现代马克思理论 184
霸权和激进民主 185
连续性与时空压缩 186
马克思主义之后 187
对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189
总结 190
第5章 系统理论 192
社会学与现代系统理论 192
系统理论的启示 192
一些基本准则 193
在社会世界中的应用 194
尼古拉斯·卢曼的一般系统理论 196
自创生系统 197
社会系统和心理系统 199
双重偶变性 201
社会系统的进化 202
分化 203
区隔分化 204
阶层分化 204
中心—边缘分化 205
功能系统的分化 205
符码 206
功能分化的问题 207
卢曼的知识社会学 208
相关的批判 209
总结 211
第6章 符号互动论 213
主要理论渊源 213
实证主义 213
行为主义 215
在还原论与唯社会学论之间 216
米德的思想 217
社会的优先性 217
行动 220
冲动 220
感知 220
操控 221
满足 221
姿态 222
表意符号 223
心灵 224
自我 225
儿童发展 226
概括化他人 227
“主我”与“客我” 228
社会 230
符号互动论:基本准则 231
思考的能力 232
思考与互动 232
学习意义和符号 233
行动与互动 234
做选择 235
尔文·戈夫曼的自我概念及其著作 235
戈夫曼的理论思想 238
群体与社会 245
相关批判 246
更加趋向综合和完整的符号互动论 247
重塑米德 248
微观—宏观整合 249
符号互动论的未来 251
总结 251
第7章 民族方法学 254
民族方法学的定义 254
民族方法学的多元发展 258
针对制度背景的研究 258
谈话分析 259
早期的实例 260
破坏试验 260
性别实现 262
对话分析 263
电话交谈:身份确定和认知 263
发笑 265
激发掌声 265
嘘声 266
句子和故事的互动性凸现 268
谈话与非口头行为的整合 268
害羞(以及自信) 269
制度研究 270
工作面谈 270
经理人谈判 270
急救电话 271
听证会上的争议之解决 271
对传统社会学的批判 273
与社会分离 273
混淆主题和资源 274
民族方法学中的压力和张力 275
综合和整合 277
民族方法学和微观—宏观秩序 277
总结 278
第8章 交换、网络和理性选择理论 280
交换理论 280
行为主义 281
理性选择理论 281
乔治·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284
成功命题 287
刺激命题 287
价值命题 288
剥夺—厌腻命题 288
攻击—赞赏命题 288
理性命题 289
彼得·劳的交换理论 291
微观到宏观 291
规范和价值 294
理查德·埃莫森及其继承者的理论 295
权力—依赖 299
整合度更高的交换理论 300
网络理论 302
基本议题和原则 302
整合度更高的网络理论 304
网络交换理论 305
结构权力 307
强和弱的权力结构 307
理性选择理论 308
社会理论的基础 309
集体行为 313
规范 313
法人行动者 314
相关批判 316
总结 317
第9章 女性主义理论 319
女性主义的基本问题 319
对性别的理论化——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社会学 322
现代性别宏观—社会理论 322
功能主义 323
分析冲突理论 324
世界—体系理论 325
现代微观—社会性别理论 326
布迪厄、哈贝玛斯和吉登斯理论中的女性主义 327
吉登斯 327
哈贝马斯 328
布迪厄 329
当代女性主义理论 330
性别差异 333
文化女性主义 333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分析 334
社会学理论:制度和互动 335
制度理论 335
互动理论 335
性别不平等 337
自由女性主义 338
性别压迫 341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342
激进女性主义 344
结构压迫 346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346
多重交织性理论 353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356
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 361
女性主义知识社会学 361
宏观—社会秩序 363
微观—社会秩序 365
主体性 367
总结 370
第三部分 最新社会学理论中的整合发展 373
第10章 微观—宏观和能动—结构整合 373
微观—宏观整合 374
微观—宏观极端主义 374
微观—宏观的整合运动 375
微观—宏观整合的案例 376
整合的社会学范式 376
多维社会学 378
宏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 381
回到未来:诺贝特·埃利亚斯的构型社会学 384
《风尚的历史》 388
自然生理现象 389
权力和礼仪 391
能动—结构的整合 394
能动—整合的主要案例 395
结构化理论 395
惯习和场域 400
区隔 408
最后的一些想法 410
生活—世界的殖民 411
能动—结构文献中的主要差别 416
能动—结构和微观—宏观连接:根本区别 418
总结 419
第四部分 从现代社会理论到后现代社会理论(及其之后) 421
第11章 关于现代性的当代理论 421
古典理论中的现代性 421
现代性的大碾车 423
现代性及其结果 425
现代性与认同 428
现代性和亲密关系 430
风险社会 430
制造风险 431
解决风险 432
现代性与大屠杀 433
现代性的产物 433
官僚制的作用 434
大屠杀和理性化 435
现代性:未竟的事业 437
哈贝马斯与后现代主义者 441
信息主义和网络社会 442
总结 446
第12章 全球化理论 447
主要的当代全球化理论家 449
安东尼·吉登斯:全球化“失控的世界” 449
乌尔里希·贝克:政治全球化和世界主义 450
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的人类后果 452
文化理论 453
文化差异论 453
文化趋同论 456
“麦当劳化” 457
麦当劳化、扩张主义和全球化 459
“虚无的全球化” 460
文化混杂论 461
阿帕杜莱的“图景” 462
经济理论 464
跨国资本主义 464
帝国 465
政治理论 468
其他理论 472
总结 472
第13章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社会理论 474
结构主义 475
语言学的源头 476
人类学的结构主义: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476
结构马克思主义 477
后结构主义 478
米歇尔·福柯的理论 480
后现代社会理论 490
温和的后现代社会理论:弗雷德里克·詹姆士 494
极端的后现代社会理论:让·鲍德里亚 499
后现代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理论 501
批判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 502
总结 506
第14章 当代理论的前沿发展 507
酷儿理论 507
它是什么? 508
它从何而来? 510
批评和潜在的解决之道 513
种族和种族主义的批判理论 514
行动者—网络理论、后人文主义和后社会主义 518
实践理论 523
总结 525
附录:社会学的元理论化和分析社会学理论的元理论框架 527
社会学中的元理论化 527
皮埃尔·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 531
托马斯·库恩的理论 533
社会学:多元范式的学科 537
社会—事实范式 537
社会—释义范式 537
社会—行为范式 538
迈向整合度更高的社会学范式 538
社会分析的层次:一次综述 539
参考文献 543
人名索引 645
主题索引 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