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
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4
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
1.6 网络的性能指标 5
1.7 网络体系结构 7
1.8 网络硬件 9
第二章 物理层 14
2.1 物理层功能 14
2.2 网络的传输介质 14
2.3 数据通信技术 16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24
3.1 差错控制 24
3.2 流量控制 25
第四章 网络层 28
4.1 IP地址 28
4.2 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29
4.3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 30
4.4 网络路由算法 32
第五章 传输层 34
5.1 传输控制协议TCP 35
5.2 用户数据报传输协议UDP 35
5.3 流量控制 36
5.4 拥塞控制 36
第六章 应用层 38
6.1 域名系统 38
6.2 电子邮件系统 40
6.3 WWW 41
6.4 FTP 42
第七章 计算机局域网 44
7.1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5
7.2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 45
7.3 令牌环 46
7.4 令牌总线 47
7.5 FDDI 47
第八章 无线网络 49
8.1 无线局域网的优缺点 49
8.2 无线传输介质 50
8.3 无线网络中的常用名词 51
8.4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协议标准 52
8.5 移动通信网络 54
第九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 68
9.1 网络安全技术 68
9.2 数据加密与数字认证 70
9.3 防火墙技术 73
9.4 虚拟专用网技术 74
9.5 网络病毒防治技术 77
9.6 网络管理技术 78
第十章 无线AdHoc网络的QoS路由算法 80
10.1 绪论 80
10.2 AdHoc网络路由协议及分析比较 84
10.3 AdHoc网络QoS指标 89
10.4 AODV路由协议的改进 92
10.5 仿真实验与分析 101
10.6 结论与展望 110
第十一章 拥塞控制算法 112
11.1 拥塞产生的原因 112
11.2 TCP拥塞控制的基本方式 112
11.3 TCP拥塞控制存在的问题 114
11.4 几种改进的拥塞控制方法 114
11.5 TCP拥塞控制算法研究热点 116
第十二章 入侵检测算法 118
12.1 绪论 118
12.2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120
12.3 模式匹配算法 129
12.4 基于数据预处理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设计 135
12.5 实验与性能分析 148
12.6 结论与展望 154
第十三章 网络应用——“互联网+”下移动智慧校园应用体系的设计 156
13.1 引言 156
13.2 相关研究 157
13.3 智慧校园设计概况 157
13.4 移动智慧校园功能实现 162
13.5 总结以及展望 164
参考文献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