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政策的宏观与微观 3
两会对台讲话体现政治底线和政治定力 3
“九二共识”是台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
对台政策精准发力有助两岸交流再升温 9
“六个任何”是遏制分裂的政治强音 11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需要新话语体系 14
习近平总书记对台重要讲话的语言艺术 17
两岸交往的动与静 27
“习朱会”开启两岸关系“心常态” 27
共祭抗战有助两岸建构历史互信 30
民进党切勿误读所谓的“柯文哲模式” 33
两会福州会谈为2016年后两岸交往提供示范 36
接续光荣、再造两岸“心和平”——“习马会”系列评论之一 40
中国智慧启迪两岸再出发——“习马会”系列评论之二 43
挡不住的“两岸融合” 45
2016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总体格局不会变 47
社交网站“大战”表明两岸青年工作大有可为 50
岛内政治的罪与罚 55
民进党搁置了继续前行的政治大智慧 55
模糊的“维持现状论”挑战两岸关系底线 58
老将宋楚瑜应知道的“大局”和“大势” 61
理解台湾政局需认识三大基本规律 64
后2016:台湾政局的新常态及应对 67
后“党产处理条例”的台湾政党格局 70
蔡英文少数民族政策定调“历史台独” 73
民进党跳不出在台执政“历史周期律” 76
“友陆”是国民党最后的生存之道 79
蔡英文执政初体验与两岸民意危机之破局 82
从“冷和平”走向“全面对抗”?蔡英文两岸政策新走向及应对 88
“台独”的推进策略和七种形式 94
两岸法制的进与退 105
朱立伦“宪政僵局”论剑指何方? 105
“九二共识”核心意涵的法理型构——再论两岸法律的“一中性” 108
司法轮替隐藏“法理台独”隐忧 115
国际空间的实与虚 119
放弃南海等于让两岸重回“外交鏖战” 119
台民抗日是铁一般的历史事实——李登辉媚日言论批判之一 122
“台湾人”是中国人不是日本人——李登辉媚日言论批判之二 125
媚日言论的本质仍是“台独”操弄——李登辉媚日言论批判之三 128
二战后远东国际政治秩序不容颠覆——李登辉媚日言论批判之四 131
台湾应当搭上“Chimerica”的顺风车 134
承认“九二共识”是未来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的关键 137
南海仲裁案的两岸“危”与“机” 140
“两德模式”的虚像与现实 143
特朗普时代两岸关系的微观与巨视 146
台湾社会的名与实 151
繁简两相宜两岸文化交流不设限 151
抵制陆资就是抵制台湾经济的未来 153
青年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而非手段 156
未来民进党当局与台湾民意没有蜜月期 159
“小确幸”的虚像与现实 162
蔡英文言论是“民意台独”的启动宣言 166
港澳治理的喜与忧 171
新澳门模式助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71
极端民主主义贻害无穷 173
澳门谱写“一国两制”精彩华章 175
“一国两制”需要政治家式的担当 178
“二·八”绝不是香港版的“二·二八” 181
勿用暴力安放“香港本土意识” 184
“香港本土意识”向何处去 186
“港独”:注定无法实现的虚幻思潮 193
人大释法有理有利有节 197
遏制两“独”合流还需依靠“一国两制” 199
后记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