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为什么研究“社会空间” 2
1.2 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现状 3
1.2.1 国外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现状 5
1.2.2 国内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现状 12
1.2.3 国内外社会空间理论研究现状的比较 17
1.3 本书的意义、方法、结构与创新 21
1.3.1 本书的选题意义 21
1.3.2 本书的研究方法 22
1.3.3 本书的写作结构 25
1.3.4 本书的理论创新 26
1.4 关于若干概念的说明 28
第2章 社会空间转向的前史 30
2.1 实践:破解空间谜题的钥匙 31
2.1.1 实践:破解空间术语形成之谜的钥匙 31
2.1.2 实践:梳理西方空间理论的钥匙 35
2.2 认知客体视域下的前康德时代空间理论 38
2.2.1 神话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39
2.2.2 静观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40
2.2.3 自然数学化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44
2.3 认知主体视域下的康德空间理论 49
2.4 生成视域下的后康德时代空间理论 56
2.4.1 时空统一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57
2.4.2 现象学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60
2.4.3 谱系学思维方式下的空间认知 68
第3章 社会空间思想研究的探索历程 75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思想 76
3.1.1 马克思恩格斯探究社会空间的必然性 76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问题框架 80
3.1.3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空间思想的评价 91
3.2 当代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路径 97
3.2.1 社会空间理论研究的合法性证明 99
3.2.2 社会空间理论研究的“照着讲”与“接着讲” 106
3.2.3 社会空间研究的价值旨归 119
3.3 社会空间理论的疑难之释与概念之辨 124
3.3.1 社会空间转向的释疑 125
3.3.2 社会空间理论中基本概念的三种追问 131
3.4 章结:社会空间理论的发展脉络 140
第4章 社会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当代中国 142
4.1 寻求新生活:从空间乌托邦到当代中国空间生产 142
4.1.1 寻求新生活的空间乌托邦 143
4.1.2 超越空间乌托邦的共产主义运动 148
4.1.3 当代中国空间生产的内蕴 153
4.2 当代中国空间生产中的阵痛 159
4.2.1 全球化中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冲击 160
4.2.2 空间规划中的空间剥夺与空间失衡 165
4.2.3 城市化中的城市病 172
4.3 当代中国空间正义的寻求 177
4.3.1 从单赢全球空间生产转向共赢全球空间生产 177
4.3.2 从效率导向型空间生产转向公平导向型空间生产 180
4.3.3 从统治型空间规划转向治理型空间规划 185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189
5.1 本书的基本结论 189
5.1.1 空间演变史与实践之间的发生学关系 189
5.1.2 社会空间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91
5.1.3 社会空间理论研究的中国化 192
5.1.4 若干概念的基本规定 194
5.2 未来的研究展望 196
5.2.1 当代中国社会空间问题域的建构 196
5.2.2 当代中国社会空间话语体系的建设 199
5.2.3 当代中国空间价值论研究 200
参考文献 20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 203
国内原著 204
英文原著 206
中文译著 207
中外论文与报纸 210
网上文献 215
后记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