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颠沛中求学 5
书香门第 5
入读三个小学 7
学日文的特殊日子 8
学医与学化学 9
第二章 从金陵到“东方剑桥” 11
金陵大学的一年求学 11
转考进入浙江大学 14
第三章 初到有机所 21
天然产物研究与麻黄素分离 21
链霉素的提取与分离 23
抗生素国际会议与链霉素化学 28
感受传统奠定科研基础 31
第四章 核燃料萃取与胰岛素合成 36
核燃料萃取剂的筛选与合成 36
“粗活细做”与P-204合成新方法 39
应用基础研究 41
到核燃料生产现场 43
胰岛素A链全合成 45
第五章 半靠边时期的工作 51
《化学学报》的编辑工作 51
半靠边与自学 53
含氟材料的研制 55
第六章 从固氮酶到接触金属有机化学 57
化学模拟固氮酶 57
补习、上课与探索新方向 60
接触金属有机化学 63
第七章 转入金属有机化学新领域 68
从钼的化学到金属有机化学 68
到山本明夫实验室,勤奋得像个博士生 71
重新理解金属有机化学 76
基元反应概念与讲授金属有机化学 79
第八章 致力于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 82
定位烯丙基化合物的反应 83
低价过渡金属和烯丙基-氧键的反应 84
炔烃衍生物的异构化反应 86
叔膦催化的[3+2]环加成反应 90
二价钯催化分子内成环反应 91
“盐和醋”的反应 93
第九章 绿色化学与钯催化反应中的β-H消除 95
原子经济性与OMCOS 95
钯催化与控制β-H消除 97
卤离子与二价钯催化的反应 99
氮配体与二价钯催化的反应 102
其他二价钯催化的反应与立体化学 105
第十章 人才培养与谱系传承 109
信任与启发: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110
氛围与熏陶:研究组会上争粉笔 114
严格与谨慎 116
诙谐幽默 讲课如评弹 117
潜移默化 师门传承 119
知识普及与倡导科学方法 123
第十一章 国际交流与学科引领 125
中日美金属有机化学会议 125
OMCOS系列会议与学科引领 128
基金委重大项目与学科发展 130
倡导绿色化学 135
基础与应用,出成果与钻问题 136
敏锐感知与坚持耕耘 138
结语 陆熙炎学术成长特点 142
附录一 陆熙炎年表 151
附录二 陆熙炎主要论著目录 170
参考文献 192
后记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