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上篇 晚明心学与戏曲总论 29
第一章 心学思维转向 29
第一节 泛道德主义的流行 30
第二节 反智识主义的暗涌 40
第三节 理气一元论的泛滥 51
第二章 心学对晚明士人人格的影响 73
第一节 学务“自得”的治学精神 73
第二节 视心性之学为第一等事的人生旨趣 81
第三章 心学对晚明戏曲观的影响 87
第一节 心学学者的文艺观 88
第二节 心学学者的戏曲观 97
第三节 心学影响下晚明戏曲观的蜕变 106
第四章 心学与晚明戏曲情节艺术 120
第一节 情节设置的泛道德倾向 120
第二节 情节之幻与情理之真 127
第三节 大团圆结局的微变及原因 138
第五章 心学与晚明戏曲中的新型人物 143
第一节 对曲士俗儒的讥讽 143
第二节 对狂侠人格的赞美 152
第三节 良知自足的愚夫愚妇 157
第四节 伦理化的鬼神 162
第六章 心学泛道德主义对戏曲题旨的影响 169
第一节 道德严格主义的延伸:对等级与特权的质疑 170
第二节 泛道德主义的因袭:男权的自白与反思 179
下篇 晚明心学与戏曲分论 193
第七章 生生之仁:汤显祖的情及其影响 193
第一节 由情言性的戏曲实践 194
第二节 对形色之欲的歌咏 207
第三节 对夫妇伦理的推扬 216
第四节 以仁爱之情反非礼之礼 226
第八章 无善无恶:李贽及其影响 241
第一节 无善无恶的推进:从《童心说》说起 241
第二节 晚明语境下的李贽学说传播 255
第三节 李贽戏曲评论对晚明戏曲的影响 264
第四节 情欲的审美化与泛滥 275
第九章 指情为性:冯梦龙、孟称舜对明末情性观的呼应 285
第一节 明末情性观的调整 285
第二节 合言情与风教为一的明末剧作 293
结语 泛道德主义下的重情思潮 307
参考文献 337
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