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 理论与临床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旋珠主编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58713224
  • 页数:3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由活血化瘀相关教学讲稿充实整理而成,内容主要涉及活血化瘀领域,医案部分重点介绍的温经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是笔者最常用的活血化瘀方。编著者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写出特色,写出“干货”,以期对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有所裨益。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概说 1

一、基本概念 1

1.血瘀的概念 1

2.瘀血与血瘀的区别和联系 1

3.活血化瘀的概念 2

二、活血化瘀学说的源流 2

第二节 瘀血的病因病机 3

一、瘀血的病因 3

1.外伤血瘀 3

2.寒凝血瘀 4

3.热盛血瘀 4

4.气滞血瘀 4

5.气虚血瘀 5

6.气血两虚 5

7.阳虚血瘀 5

8.阴虚血瘀 5

9.病理产物致瘀 5

10.七情致瘀 6

二、瘀血的病机 6

1.久虚必瘀,瘀久必虚 6

2.气滞血瘀,瘀血碍气 6

3.瘀血壅积,化热成毒 6

4.血证多瘀,脉瘀血溢 7

5.久病、怪病、发作性疾病、常法治疗不效的疾病、病状单一的疾病多瘀,久瘀为痰、为饮、为肿、成积 7

第三节 瘀血的症状和体征 9

一、胸满、腹满、少腹满、胸胁下满 9

二、少腹急结、少腹里急、少腹硬、少腹硬满 10

三、口燥、唇口干燥,或但欲漱水不欲咽,或渴而欲饮 10

四、疼痛 11

五、肢体麻木 11

六、出血 12

七、大便色黑 12

八、顽固性腹泻 12

九、精神神经症状 13

十、发热 14

十一、虚劳 15

十二、癥积 15

十三、皮肤形态及色泽改变 16

十四、脱发 16

十五、月经不调、不孕症 17

十六、疮痈 17

十七、舌脉 18

第四节 瘀血证的诊断 18

一、传统诊断方法 18

二、现代诊断标准 19

三、气血辨证 22

1.气血病变必然影响脏腑,从而出现脏腑病证 23

2.脏腑病变必然影响气血,从而出现气血病证 23

3.气血辨证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24

四、气血辨证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的关系 27

第五节 活血化瘀的常用治法 28

一、活血行气法 28

二、补气活血法 29

三、温阳活血法 29

四、解毒活血法 29

五、泻热通瘀法 30

六、活血止血法 30

七、搜剔通络法 31

八、活血化癥法 31

九、活血驱风法 32

十、活血祛痰法 32

十一、活血渗湿(利尿)法 32

主要参考文献 33

第二章 活血化瘀常用方剂 35

第一节 行气活血方 36

血府逐瘀汤 36

膈下逐瘀汤 40

通窍活血汤 44

第二节 补气活血方 47

补阳还五汤 47

第三节 温阳活血方 51

温经汤 51

生化汤 54

少腹逐瘀汤 57

第四节 逐瘀泻热方 60

桃核承气汤 60

下瘀血汤 66

第五节 活血疗伤方 68

复元活血汤 69

七厘散 72

第六节 活血通痹方 74

身痛逐瘀汤 74

第七节 活血消癥方 78

桂枝茯苓丸 78

失笑散 82

大黄蟅虫丸 86

鳖甲煎丸 90

主要参考文献 93

第三章 活血化瘀常用药物 108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109

川芎 110

郁金 117

姜黄 121

延胡索 125

乳香 128

没药 130

五灵脂 133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136

丹参 136

桃仁 141

红花 143

牛膝 147

益母草 150

泽兰 154

鸡血藤 157

王不留行 159

月季花 162

凌霄花 163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165

土鳖虫 166

自然铜 169

苏木 171

骨碎补 173

血竭 175

儿茶 178

刘寄奴 180

水红花子 182

马钱子 184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187

莪术 188

三棱 190

水蛭 192

虻虫 195

穿山甲 197

斑蝥 199

主要参考文献 201

第四章 温经汤临床运用心法 231

第一节 概说 231

一、处方来源 231

二、原文相关重点、难点解析 231

1.“下利”与“下血”辨析 231

2.原文的点睛之笔何在 232

3.方中“桂枝”乃当今之肉桂 232

三、药物组成与方解 233

四、配伍特点 234

五、主治 234

六、辨证要点 234

第二节 临床运用举隅 235

一、经前期综合征(烦躁,失眠)1例 235

二、更年期综合征3例 235

1.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后期)1例 236

2.更年期综合征(经期延长、漏下)1例 236

3.更年期综合征(经期延长)1例 237

三、月经后期3例 238

四、经期延长(子宫肌瘤、宫颈部纳氏泡)1例 239

五、漏下2例 241

1.漏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1例 242

2.漏下(子宫内膜增生、子宫息肉、卵巢囊肿)1例 242

六、月经过多(原发性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243

七、乳房包块(双侧乳腺小叶增生)1例 244

第五章 血府逐瘀汤临床运用心法 246

第一节 概说 246

一、处方来源 246

二、原著相关重点、难点解析 246

1.原著中的“症”字,有“症状”、“证候”和“疾病”三种含义 246

2.血府 248

3.胸不任物、胸任重物 248

4.食自胸右下 248

5.瞀闷 248

6.心跳心忙 249

7.俗言肝气病 249

三、药物组成与方解 249

四、配伍特点 249

五、主治 250

六、现代药理 251

七、临床运用要点 252

第二节 临床运用举隅 253

一、内科 253

1.糖尿病9例 253

2.高血压4例 259

3.冠心病2例 261

4.心脏搭桥术后1例 263

5.胸闷、胸痛4例 263

6.心悸(窦性心动过速)1例 264

7.中风后遗症3例 265

8.癫痫2例 266

9.面部肌肉跳动(抽搐)1例 269

10.面神经麻痹1例 269

11.重症肌无力(单纯眼肌型)1例 270

12.嗜酸性筋膜炎1例 271

13.头痛5例 272

14.三叉神经痛1例 274

15.关节疼痛2例 275

16.精神性肢体疼痛3例 276

17.失眠7例 278

18.午后发热和灯笼病各1例 281

19.躯体感觉异常2例 282

20.怪病(神经官能症)1例 282

21.盗汗1例 283

22.眩晕3例 283

23.头昏2例 285

24.耳鸣2例 286

25.咽痛2例 286

26.咳嗽2例 287

27.特发性水肿1例 287

28.血小板增多症1例 288

29.脂肪瘤1例 289

30.直肠癌手术后1例 289

二、妇科 290

1.月经先期、过多(高泌乳素血症、乳腺小叶增生)1例 290

2.月经后期2例 290

3.月经过少1例 291

4.更年期综合征2例 292

5.经期咽痒欲咳1例 293

6.月经后皮疹瘙痒1例 293

7.白带过少(阴道干燥)2例 294

8.乳房包块(乳腺炎?)1例 295

9.多囊卵巢综合征2例 295

三、男科 298

1.前列腺肥大1例 298

2.睾丸疼痛1例 299

3.性功能低下1例 299

4.男性不育(睾丸生精功能不良,畸形精子症)1例 299

四、皮肤科 300

1.黄褐斑1例 300

2.痤疮1例 301

3.湿疹5例 301

4.瘙痒症2例 304

5.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例 305

6.脱发1例 305

五、儿科 306

小儿尿床1例 306

第六章 补阳还五汤临床运用心法 307

第一节 概说 307

一、处方来源 307

二、原著相关重点、难点解析 307

1.补阳还五汤并非治中风后遗症的唯一处方 307

2.补阳还五汤有七不宜 308

3.黄芪的用量问题 310

4.黄芪对血压的影响,关键在配伍 311

三、药物组成与方解 311

四、配伍特点 311

五、主治 312

六、临床运用要点 312

第二节 临床运用举隅 312

一、中风后遗症4例 312

二、糖尿病伴中风后遗症4例 315

三、糖尿病伴心悸2例 319

四、糖尿病足1例 320

五、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321

六、糖尿病伴下肢浮肿1例 323

七、糖尿病并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1例 324

八、糖尿病伴低血压1例 324

九、低血压2例 325

十、肢体麻木、疼痛、灼热5例 326

1.双下肢无力、酸胀,举步困难1例 326

2.双手麻木,两眼干涩1例 326

3.右上肢麻木疼痛1例 327

4.上肢肌肉无力、萎缩(中枢性损害、神经源性损害)1例 327

5.双足心灼热1例 328

十一、口唇、舌体发麻1例 328

十二、面部肌肉跳动1例 328

十三、颈椎性眩晕2例 329

十四、头昏、空痛1例 330

十五、心悸、烦躁、焦虑1例 330

十六、更年期综合征1例 331

十七、尿路感染伴水肿1例 331

十八、心性水肿2例 332

十九、结肠癌术后1例 333

四~六章主要参考文献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