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民本”释义 1
(一)“民本”之所谓“民” 2
(二)“民本”之所谓“本” 5
(三)民本与人本 6
二、学术史的回顾 7
(一)民本思想的发展史 8
(二)民本思想的内容 9
(三)民本思想的作用 11
(四)民本思想的属性 14
(五)民本思想向民主的转化 15
三、学术路径及主要观点 17
(一)学术路径 17
(二)主要观点 17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 27
(一)研究方法 27
(二)资料 28
第一章 民本思想的产生与确立 33
第一节 民本思想的产生 33
一、夏的“天”观念 34
二、商的“帝”观念 37
三、西周代商与理论化民本思想的产生 39
第二节 民本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 42
一、神本向民本的过渡 42
二、民本思想的最终确立 50
第二章 民本思想发展的两条线索 58
第一节 作为价值的民本思想 59
一、源头 59
二、后继者 75
第二节 作为工具的民本思想 83
一、先秦 84
二、汉代 88
三、贞观集团 94
四、明清时代 97
第三节 两条线索的交叉 102
一、两条线索的交叉 102
二、线索交叉的原因分析 104
第三章 民本思想的理论结构 112
第一节 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 112
一、“民本思想六义说” 112
二、“民本论九命题说” 114
三、“核心理念与基本思路说” 116
四、“民本两层含义说” 117
五、其他的看法 119
第二节 民本思想的四要素结构 120
一、天下为公 120
二、立君为民 122
三、政在养民 132
四、革命论 143
第四章 民本思想的存在原因 153
第一节 农民在国家财政中的基础性地位 153
一、“农”在国家财政中的地位 153
二、重农抑商思想 156
三、使农民与土地结合的措施 158
第二节 民众集团性的暴力反抗 165
一、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 165
二、农民战争指导思想的变化 173
第五章 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 182
第一节 政治批判的理论武器 183
一、汉代的政治批判 183
二、唐代的政治批判 186
三、五代至明清的政治批判 188
第二节 人民生活安定的重要保障 192
一、汉初的“文景之治” 193
二、唐初的“贞观之治” 195
三、明初的“洪武之治” 196
四、清初的“康乾盛世” 197
第三节 接引西方民主的本土资源 199
一、“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变种——“民权” 199
二、近代中国的民权思想及其与传统民本思想的勾连 201
第六章 民本思想的实践条件 215
第一节 圣贤在位是民本思想的实践条件 215
一、从民本理论本身看 215
二、从中国历史事实看 217
第二节 民本思想的乌托邦性格 223
一、明君难得 223
二、贤臣难得 229
第七章 民本思想与民主 250
第一节 中西政治思想史的不同思路及其原因 250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思路 250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思路 259
三、思路差异的原因分析 260
第二节 民本思想中的民主性因素 269
一、中国古代有没有民主的争论 269
二、民本思想中的民主性因素 274
三、未能转化为民主的原因分析 284
第八章 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294
第一节 民本能否向民主转化的各种答案 294
第二节 民本思想现代价值的落脚处 304
一、“转化论”:一条死胡同 305
二、“补充物”:民本思想现代价值的落脚处 306
参考文献 317
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