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研究丛书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梅广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44478564
  • 页数:529 页
图书介绍:《上古汉语语法纲要》是2015年在三民书局出版的关于上古汉语语法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梅广为哈佛大学语言学博士,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多年来从事语言学研究,在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上古汉语语法纲要》以春秋至战国中期的语言为主要描述对象,全书分为十一个章节,从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与实际、句子的结构基础、论元、上古汉语的功能范畴等方面展开论述,完整陈述了梅广先生在上古汉语语法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该书以生成语法的框架来解释上古汉语语法问题,开风气之先,对汉语历史语法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第一章 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与实际 1

1.1 语法与古汉语研究 3

1.2 虚词与语法学 4

1.2.1 虚词“言” 5

1.2.1.1 句首的“言” 8

1.2.1.2 句中的“言” 9

1.2.2 “言”与“而” 12

1.2.3 “言”的“我”义 13

1.3 语句分析与古书阅读 16

1.3.1 断句 18

1.3.1.1 《大学》的“阙文误字” 19

1.3.1.2 数读中的真读 20

1.3.2 结构多义 23

1.3.2.1 《中庸》“忠恕违道不远” 24

1.3.2.2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24

1.3.2.3 《庄子·齐物论》“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 25

1.3.3 虚词与文义解释——以“焉”为例 26

1.3.3.1 有先行词的复指 27

1.3.3.2 文义的复指 31

1.3.3.3 承上文,如同谓语前“焉”“爰”的时间连词用法:于是 35

1.3.3.4 有无句中的“焉” 37

1.3.3.5 状语词尾,犹“然” 38

第二章 句子的结构基础——句法学略说 41

2.1 句法和语法 44

2.2 生成语法学 46

2.3 句子成分分析 51

2.3.1 直接成分分析 51

2.3.2 树型结构 53

2.4 句子的建构 54

2.4.1 基本运作 54

2.4.2 命名(labeling) 56

2.4.3 词组 57

2.4.3.1 基本结构 57

2.4.3.2 结构关系 58

2.4.3.3 结构的延伸 60

2.5 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 63

2.5.1 论元结构上的加接(adjunction) 64

2.5.2 轻动词结构(light verb structure) 66

2.5.2.1 轻动词 68

2.5.2.2 施事、致事和增价结构 68

2.5.3 语言的综合性与分析性 72

2.6 句子结构中的关系 73

2.6.1 语法和语义关系 73

2.6.2 格位 75

2.7 移位 77

2.8 指称 78

2.8.1 语言中的指称成分 79

2.8.2 句子成分之间的同指称关系(co-indexing relations) 80

2.8.3 隐性代词pro 81

第三章 偏正结构:条件句 83

3.1 条件的非实然与实然 85

3.2 假设复句 88

3.2.1 假设复句的形式标准 88

3.2.2 现代汉语几个假设词的用法 89

3.2.2.1 一般假设 89

3.2.2.2 语意较深的假设 89

3.2.2.3 假设的程度 90

3.2.3 上古汉语假设句标记 91

3.2.3.1 “若”“如”:如果、假如 93

3.2.3.2 从比况到假设:假设标记“若”“如”的产生 97

3.2.3.3 “若”带否定词 99

3.2.3.4 “若”的双音节化 100

3.2.4 假设分句用“之” 101

3.2.5 假设分句用“而” 104

3.2.6 假设标记“使” 106

3.2.6.1 假设标记“使”产生的句法条件 106

3.2.6.2 “使”的假设用法 108

3.2.6.3 “使”的双音节化 110

3.2.6.4 “令” 111

3.2.7 表条件的假设标记“苟” 112

3.2.7.1 “苟”:只要,表充分条件 112

3.2.7.2 “苟非”“苟不”“苟无”:表必要条件 113

3.2.8 誓词“所” 114

3.3 让步复句 115

3.3.1 容认和纵使的语义区别 115

3.3.2 容认“虽” 117

3.3.3 纵使句(吕叔湘:纵予) 119

3.3.3.1 “纵” 120

3.3.3.2 “即”:万一,一旦;即使,就算;只要 121

3.3.3.3 遍举纵使“若(或)” 123

第四章 主题句 125

4.1 主题与主语 127

4.2 主题句的结构 130

4.3 主题句的判别 131

4.3.1 三个判别形式依据 131

4.3.2 主题与信息焦点的表达 132

4.3.3 主题与主题链 133

4.3.4 主题与时间/处所副语 134

4.3.5 主题与条件 136

4.4 上古汉语的主题句 138

4.4.1 主题句是一个基本句式 140

4.4.2 上古汉语主题句的类型和用法 143

4.4.2.1 无标主题句 143

4.4.2.2 有标主题句 154

4.4.3 上古汉语主题语的认定 158

4.4.3.1 主题语必须有停顿 158

4.4.3.2 主题语有特定引介词 159

4.4.3.3 主题语非独立句或句段 160

4.4.3.4 主题语非条件分句 161

4.4.3.5 隐性主题 162

4.4.3.6 主题语非时间副语 162

4.5 上古汉语的系词问题 164

4.5.1 主谓判断句 165

4.5.2 上古汉语系词的演变 167

第五章 并列结构及其发展:“而”字式 171

5.1 “而”的历史 175

5.1.1 “而”的早期用法及相关问题 178

5.1.1.1 “而”和“乃” 179

5.1.1.2 《诗经》“言”字的连词用法 183

5.1.1.3 零形式并列连词 183

5.1.1.4 连词“而”的产生与演变 187

5.1.2 连词“而”在汉语句法上的类型学意义 188

5.1.3 “而”字式的结构性质及其转变 190

5.2 上古中期“而”字的非连词用法 191

5.2.1 “而”字的副词用法 192

5.2.2 非独立子句“主而谓”及其他“名而动”形式 195

5.3 “而”字的连词用法 199

5.3.1 “而”字连动结构 201

5.3.2 意念的聚合:连动的语意作用 202

5.3.3 聚合与承接 203

5.3.4 连动结构的分类 204

5.3.5 从属与平行 206

5.3.6 “共宾结构”和“动结式” 208

5.3.7 连动的延伸结构 209

5.3.8 连谓结构 212

5.4 非叙事“而”字结构 214

5.4.1 描写性的“而”字结构 214

5.4.2 说明性的“而”字结构 216

第六章 句子的延伸——句段结构 221

6.1 句与句段 223

6.1.1 句段的语言实在性 223

6.1.2 复句与句段 224

6.2 句段类型 227

6.2.1 主题/述题类型 227

6.2.1.1 基本主题链 228

6.2.1.2 套接主题链 231

6.2.1.3 分裂主题链 233

6.2.1.4 内嵌主题链 234

6.2.2 主题的认定问题 237

6.2.3 主题片 240

6.2.4 综合讨论 243

6.2.5 事理绾合类型 246

6.2.5.1 现代汉语类型 246

6.2.5.2 上古汉语类型 249

6.2.6 排比类型 253

6.2.6.1 平行排比 253

6.2.6.2 递进排比 254

6.2.6.3 对比排比 255

6.3 上古汉语排比句段的结构特色 257

6.3.1 平行申述 257

6.3.2 平行省略 259

6.4 上古汉语句段关联词 261

6.4.1 “乃”与“遂” 262

6.4.2 “然”“抑” 262

第七章 主动句、受动句、被动句 267

7.1 句子成分的语法关系和语义角色 269

7.2 主动与受动 273

7.2.1 主动句 274

7.2.1.1 施事句与致事句 276

7.2.1.2 历事句 281

7.2.1.3 当事句 284

7.2.2 作格动词(ergative verb) 286

7.2.3 受动句 288

7.3 上古汉语被动的发展 294

7.3.1 何谓被动句? 294

7.3.2 关于“于”字式、“於”字式的被动问题 296

7.3.3 “见”字式 299

7.3.3.1 “见动” 300

7.3.3.2 “见动於宾” 303

7.3.4 “为”字式 304

7.3.4.1 “为动”与“为名动” 304

7.3.4.2 “为(名)所动” 307

7.3.4.3 “为动於宾” 308

7.3.5 “被”字式 309

第八章 “于/於”介词组的演变及谓语结构的发展 311

8.1 上古汉语的介词“于/於” 313

8.1.1 “于”和“於” 314

8.1.2 卜辞的“于” 315

8.2 介词的语法功能 320

8.2.1 格位分派 320

8.2.2 语义角色 321

8.2.3 决定语义角色的一些因素 322

8.2.3.1 动词的义类与介词组的语义角色 322

8.2.3.2 从语义角色看句法与语意(语用)的划分 325

8.3 《左传》“于/於”介词组的基本义类 327

8.3.1 表所在 327

8.3.2 表所止或终点(止事,goal) 328

8.3.3 表所从(起事,source) 329

8.3.4 表所及(对象) 330

8.3.4.1 与不及物动词连用 330

8.3.4.2 与质词连用 330

8.3.4.3 及物动词的特殊用法 331

8.3.5 表所关 332

8.4 谓语前的“於”介词组 333

8.5 “於”介词组的衰落 334

8.5.1 “自”(“从”)、“在”和“於”的关系 334

8.5.2 介词“於”在两汉以后的演变 337

8.5.2.1 引介起点的“於”及其替换式 337

8.5.2.2 引介终点的“於”及其替换式 340

8.5.2.3 引介行为所在的“於”及其演变 344

8.5.2.4 “於”介词组的其他演变 345

8.5.3 垫音词“於”的兴起 347

8.6 上古汉语谓语结构的发展 348

第九章 论元结构(1):受动与致事 353

9.1 最小论元结构 356

9.2 外部论元与内部论元 359

9.2.1 外部论元 359

9.2.2 内部论元 361

9.3 历事论元的结构位置 365

9.4 蒙受句 366

9.5 致动结构 370

9.5.1 致动的句法性质 370

9.5.2 致动词的并合限制 374

9.5.3 受动基础的致动句 380

9.5.4 致动基础的受动句 382

9.6 使成式 384

9.6.1 “使”的动词性质 385

9.6.2 “使”的补语结构 388

9.6.2.1 “使之”与“使其” 389

9.6.2.2 完全句补语 393

9.6.2.3 空代词pro作起词 394

第十章 论元结构(2):增价与双宾语结构 397

10.1 论元的增价装置 400

10.2 上古汉语的增价装置:为动 402

10.2.1 为动的增价装置 402

10.2.2 分析型为动 407

10.2.3 卜辞的为动 409

10.3 供动、与动、对动 411

10.3.1 供动 412

10.3.2 与动 416

10.3.3 对动 420

10.4 意动结构 423

10.5 双宾语结构 428

第十一章 上古汉语的功能范畴 435

11.1 IP与CP 438

11.2 语言叙事与时的表达 440

11.2.1 语言的时制类型:强时语言与弱时语言 440

11.2.2 时制(tense)与动貌(aspect)的基本分析 441

11.2.3 事件论元(event argument)与时的表达 444

11.2.4 动貌与情态 447

11.2.4.1 动貌与事件类型(event types) 447

11.2.4.2 情态 450

11.2.5 时制与动貌:合成动貌 451

11.3 上古汉语的“矣” 454

11.3.1 “矣”与合成动貌 455

11.3.1.1 合成完成体 455

11.3.1.2 现行体 457

11.3.1.3 即行体 460

11.3.2 “矣”的其他用法 461

11.3.2.1 命令句 461

11.3.2.2 “矣”在复句中时的表达 461

11.3.2.3 表事理的“矣” 463

11.4 上古汉语IP有没有动貌(aspect phrase,AspP)结构? 464

11.5 上古汉语的情态范畴 468

11.5.1 “将”表意欲 469

11.5.2 “将”表达必然 470

11.5.3 假设句 470

11.5.4 “将”作为句首情态标记 471

11.5.5 “将”作为估量词 471

11.5.6 选择问句的“将” 472

11.5.7 “将”表祈使 472

11.6 结语 474

引用书目 477

音序索引 491

笔画索引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