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
(一)治未病 1
(二)治病求本 4
(三)调整阴阳 9
(四)以平为期 11
(五)扶正祛邪 11
(六)标本缓急 22
(七)正治反治 27
(八)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32
(九)随证治之 33
(十)三因制宜 40
1.因时制宜 41
2.因地制宜 43
3.因人制宜 44
二、辨证治则 48
(一)阴阳 48
(二)五行 53
(三)表里 57
(四)虚实 60
(五)寒热 64
(六)气血 73
(七)脏腑 81
(八)经络 98
(九)六经 101
(十)卫气营血 105
(十一)三焦 106
(十二)六淫 106
(十三)八法 115
1.汗法 117
2.吐法 120
3.下法 124
4.和法 130
5.温法 132
6.清法 135
7.消法 137
8.补法 140
三、辨病治则 151
(一)内科 151
1.感冒 151
2.发热 151
3.咳嗽 153
4.喘病 159
5.哮病 163
6.痰饮 163
7.肺痿 168
8.肺痈 169
9.肺痨 169
10.痛证 171
11.胃痛[病] 173
附:嘈杂 174
12.腹痛 174
13.胁痛 176
14.腰痛 177
15.头痛 180
16.呃逆 182
17.噎膈 182
18.呕吐 183
19.虚劳 185
20.泄泻 194
21.霍乱 198
22.痢疾 199
23.便秘 207
24.黄疸 208
25.积聚 211
26.臌胀 214
27.胀满 216
28.水肿 218
29.淋证 222
30.癃闭 223
31.消渴 223
32.遗精 228
33.血证 228
34.咯血 234
35.衄血 235
36.吐血 235
37.便血 245
38.尿血 246
39.蓄血证 247
40.惊悸、怔忡 247
41.胸痹 250
42.眩晕 251
43.中风 252
44.失眠、健忘 256
45.郁病 257
46.癫、狂、癎 264
47.痧证 267
48.厥证 268
49.痿病 269
50.痹证 271
51.疟疾 273
52.汗证 277
53.湿证 278
54.湿温 280
55.中暑 280
56.疝气 282
57.百合病 282
58.痞满 282
59.结胸 282
60.斑疹 283
(二)外科 284
1.总论 284
2.疮疡 285
3.乳房疾病 290
(三)妇科 290
1.总论 290
2.月经不调 290
3.崩漏 293
4.带下病 296
5.妊娠病 298
6.产后病 301
7.热入血室症 303
8.阴挺 303
(四)儿科 304
1.总论 304
2.感冒 308
3.咳嗽 308
4.泄泻 308
5.惊风 309
6.腹胀 312
7.遗尿 313
8.疳病 313
9.麻疹 313
10.痘病 315
11.烂喉丹痧 317
(五)针灸科 318
(六)五官科 320
1.眼科 320
2.口腔科 322
3.咽喉科 322
4.鼻科 324
5.耳科 324
【附录一】 326
【附录二】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