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联邦德国政界的历史反思 7
第一节 占领时期的自我批评与辩解 7
第二节 重建时期的有限反思 12
第三节 1960—1970年代的重大突破 19
第四节 历史反思的逆转与守望 28
小结 34
第二章 联邦德国史学理论的发展演变 35
第一节 二战后德国史学的重建 35
第二节 社会史研究的重新兴起 48
第三节 批判的社会史学派的形成 57
第四节 1980年代以来的史学多元化 73
小结 95
第三章 菲舍尔争论 96
第一节 争论发生的历史政治背景 97
第二节 争论始末 103
第三节 争论的意义和影响 114
小结 118
第四章 关于德意志特殊道路命题的争论 120
第一节 “德意志特殊道路”概念的由来 121
第二节 争论始末 127
第三节 特殊道路范式的传承与传播 134
小结 140
第五章 历史学家之争 142
第一节 历史政策与政治分野 143
第二节 学术立场与阵营构成 147
第三节 代际性与学科定位 149
第四节 职业领域与争论战场 153
小结 156
第六章 关于武装部队罪行展览的争论 158
第一节 争论始末 159
第二节 关于历史认识主体的问题:历史书写的资质是什么? 163
第三节 关于历史认识方式的问题:“一概而论”还是“个别原则”? 165
第四节 关于以照片呈现历史的问题:以图证史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167
小结 169
第七章 戈德哈根辩论 170
第一节 学术和社会背景 170
第二节 戈德哈根其人和著作 174
第三节 争论始末 178
第四节 争论的特点 184
小结 186
第八章 关于1940—1945年盟军大轰炸的争论 188
第一节 英、美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 188
第二节 战后初年及冷战时期的辩护、推责和禁忌 194
第三节 冷战后受害者记忆的复苏与大轰炸争论 198
第四节 反思与批评 203
小结 208
总结与展望 209
参考文献 225
附录1 德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二战史叙述 276
附录2 联邦德国极右派政党初探——以“德国民族民主党”为中心 292
人名译名索引 308
后记 314